评论:应当为民营化企解决“三难”
www.chemmade.com
2014-10-14 14:54:18
中国化工报
当今民营企业已经确立了“半边天”的地位。但毋庸讳言的是,在诸多领域民企却难以享受和国企一样的待遇,这种有失公平的竞争环境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分析以为,为贯彻中央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决策,让民营经济发挥出更大作用,首先应当解决困扰民企的“三难”问题。
一是融资难。许多民企曾抱怨,现在的金融机构多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对经济效益好且资金较为充裕的大型国企,情愿大笔送贷上门,而对资金饥渴的中小民企融资却特别“抠门”。当然,作为金融机构,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和避免、尽量减少不良贷款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绝大多数民企的生产经营是稳定健康的,否则,“半壁江山”从何谈起?
二是项目审批难。一家民企老总为建一栋办公楼,曾做了专门统计,该项目共交了95种税费,盖了192枚公章,项目建设周期要拖到3年以上,这比他们8年前建同样的楼房多花了一半时间和多盖一倍公章。正因为项目审批难,有的民营化企面对好项目只能望而却步,有的合作项目“泡了汤”,失去了赚钱良机。如今,全国上下正在推进简政放权,希望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让企业审批项目更便捷。
三是垄断行业进入难。“要将更多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这句话说了好多年,但是民企进入垄断领域却依然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不少领域民企很难进入,即使进去也仅是触及皮毛,讨些残羹剩饭。为此不少民营化企对隔离其间的“二扇门”特别无奈:“玻璃门”是让民企易见不易进,千般无奈局外看;“弹簧门”是让民企好不容易挤进一条腿,因遭受歧视和打击很快又被扫地出门。
总之,如果能够真正解决上述“三难”问题,相信民营经济迎来第二个春天为时不远。
文章关键词:
化工企业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