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疆探明特大卡特巴阿苏金矿
新疆探明特大卡特巴阿苏金矿
  • www.chemmade.com
  • 2013-06-03 14:21:47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新疆探明特大卡特巴阿苏金矿

     

        “中亚金腰带”是一条世界级成矿带(指在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成矿作用与矿床特征等方面具有共性的地区),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在这条成矿带发现了众多大型、超大型金矿。此前,中国在这条成矿带尚未发现大型金矿。卡特巴阿苏金矿的发现,意味着这条“中亚金腰带”向中国境内延续,将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这是一条长达上千公里的“金腰带”。它横跨中亚多个国家,上面镶嵌着多个世界级大型、超大型矿床,但此前计算它的长度时,并没有纳入中国新疆。
       
        直到今年5月20日,新源县发现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消息的公布,开辟西天山一带的找矿新方向,新疆终于系上那条沉甸甸的“金腰带”。
       
        与大自然的博弈
       
        与很多人想象的遍地黄金不同,寻找金矿的所谓“靶区”并不容易。有人花费一生经历,未必能够找到一个矿。
       
        一位地质工作者表示,“能找到金矿的,在探矿者中只是凤毛麟角”。按照行内的说法,找到金矿的概率仅为“3%~5%”。
       
        黄金是一种性能稳定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自然状态散布在岩石或砂矿中。由于其在地层中的含量平均率很低,因此成为一种价值昂贵的金属。
       
        卡特巴阿苏工区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植被覆盖厚,可以想象,由一条不足一米宽的褐铁矿化花岗岩找到金矿,概率极小。找矿流程是这样的:基础化探先行,圈定异常;然后带钻开展异常查证(预查),发现线索或矿化蚀变带乃至矿体;接下来便是开展普查、详查或勘探,确定矿床类型、规模和资源量,为开发提供依据。
       
        卡特巴阿苏位于伊犁州新源县以南约30公里处,地处西天山南缘那拉提山主脊两侧,地形切割强烈,最高海拔3650米,最低海拔约2540米,相对高差500~1100米。卡特巴阿苏金矿与闻名世界的“中亚金腰带”同处一条成矿带内,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
       
        该探矿项目负责人杨维忠探矿途中休息时,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小小的金矿化带露头。他一招呼,大家都凑到这里观察,判定是一处地质异常,最终发现金矿。
       
        当地异常困难的交通条件成了项目最大的拦路虎,卡特巴阿苏只有马道,分队所有人员步行翻越达坂,所有物资都靠人扛马驮。山区时常下起瓢泼大雨,地质队员们常在大雨中行进。
       
        经过多次努力,使用化探、物探、挖槽、上钻等各种探查手段,初步确定,提交金资源量53吨,其中仅卡特巴阿苏4号主矿体一处,就发现金资源量26吨。
       
        “卡特巴阿苏金矿资源品质和开采条件都比较好。目前已提交的53吨金矿平均品位达3.51克/吨。”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队长王春雷形象地形容,挖半立方米岩石就能提炼出1克多黄金。其中,卡特巴阿苏金矿的4号矿体的推测储量为20吨,平均品位高达5.7克/吨。
       
        “金腰带”不止一条
       
        2012年10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专家滕家欣实地考察时这样评价:目前卡特巴阿苏铜金矿区向东部发现阿腊斯托蚀变岩型金矿(黄金与岩石和水反应形成蚀变岩的金矿形态),向西发现泥牙子铁克协蚀变岩型金矿,再向西在吉尔吉斯斯坦已发现库姆托尔蚀变岩型大型金矿,可以说,那拉提至红柳河成矿带有望成为中国境内的“中亚金腰带”。
       
        其实,新疆的成矿带远不止“中亚金腰带”一条。新疆地矿局地质矿产处(科技外事处)副处长张维洲说,世界三大成矿带,其中古亚洲(或中亚)成矿带和特提斯成矿带经过新疆。前者是向天山、阿尔泰山延伸,以塔城地区托里县、伊犁州伊宁县周边为主;后者,在克州阿克陶县等地。
       
        据了解,就以处在环太平洋成矿带上的塔城地区托里县为例,去年,该县年产黄金达到5.17吨,占全疆黄金总产量的36.4%。今年头两月,该县产黄金546.7公斤。托里县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目前,县内共发现金矿187处,主要分布在哈图山、辉绿山、包古图、别鲁阿嘎什及萨尔托海一带。推测黄金远景储量达500吨。
       
        “通过托里县,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的黄金储量还是很丰富的。”业内人士分析,只是开发的比较少,但近年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3年,国家大幅投入勘查资金,新疆加大地质勘查力度,矿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探矿权不但需要审批,还需要年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相关规定,探矿者或开矿者必须取得探矿、采矿许可证,取得相关许可后,才能依法在规定的范围内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开采。全疆14个地州市,除克拉玛依市没有探矿权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13个地州市开展了探矿权年检工作。
       
        在新疆国土资源厅公布的《关于2012年度探矿权年检情况的通报》中,去年探矿权年检不合格项目较多的是克州、巴州、阿勒泰地区,其中,克州探矿权年检不合格项目43个,占全疆不合格项目总数的26.7%;巴州探矿权年检不合格项目35个,占全疆不合格项目总数的21.7%;阿勒泰地区探矿权年检不合格项目34个,占全疆不合格项目总数的21.11%。
       
        在开发金矿的同时,新疆地质工作者也面临着与民间淘金者之间的博弈。
       
        多位地质工作者表示,大多数的民间淘金者以沙金为主,而地质探矿则是岩金,两者并不冲突,相关部门查处的是没有相关手续的非法淘金者。

  • 文章关键词: 卡特巴阿苏金矿金矿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