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规划图。
精细化工产业的崛起,成为南雄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力。去年,南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14%,财政收入增速超40%,综合增长率在全省山区县(市)的排名跃进了43个名次。
南雄市委书记林楚欣有一个“从低头到抬头”的故事。
南雄属于欠发达地区,财政实力甚至比不上珠三角的一个镇。这种尴尬让林楚欣“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去韶关开会总是低着脑袋。因为市里每搞什么排名,南雄总是很靠后”。不过借着“双转移”和“扩大内需”的东风,南雄建起了广东首个精细化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的崛起,成为南雄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力。2009年,南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超14%,财政收入增速超40%,综合增长率在全省山区县(市)的排名跃进了43个名次。这份“逆市上扬”的成绩单让林楚欣终于抬起了头。
林楚欣“从低头到抬头”的背后,其实是南雄市区域优势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华丽转身。
通过将自己定位于珠三角地区企业产品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和对接长三角、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南雄积极发展主攻国内市场的精细化工产业,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形象在营造投资环境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形成了通过转移促升级、转移促转向、转移促聚集、转移促转化的产业转移“南雄模式”。
发展定位之变
承接珠三角,对接长三角,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
地处粤北山区的南雄长久以来一直苦恼于自己的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和基础薄弱。想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无奈在广东这样一个出口企业众多的省份,多数外向型企业都不愿意搬到南雄这个山沟沟里。“外面的和尚”不肯来,本地企业又只能小打小闹,很长一段时间,南雄对于如何寻找产业定位,发展县域经济很是迷惘。
这种迷惘的打破,真可谓依赖天时、地利、人和。
2008年,韶赣高速公路和韶赣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南雄交通闭塞的瓶颈一下子被打开了。差不多就在同一时期,2008年4月,省委书记汪洋到韶关调研。期间,汪洋要求通过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来缩小差距,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一下子给了南雄很大的灵感。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南雄人也敏锐地抓住了扩大内需的发展趋势和低碳经济时代国家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趋向———新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林楚欣说,南雄就是要利用自己“承接珠三角、对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发展内销企业。而主攻国内市场的精细化工产业,正是最理想的选择。
2008年11月,南雄建起了广东首个精细化工基地———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与粤东西北山区13个地级市的省级产业转移园相比,该项园区自诞生起就没有任何来自上级财政的支持。南雄人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对工业园进行了清晰的发展定位:从生产成本导向转变为企业需求导向以吸引企业留驻;由注重区域产品转变为注重区域品牌,为企业创造附加价值;由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转变为提供高品质的发展环境,以符合现代产业的需求;由一般性的管理转变为优质高效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建立差异化的专业产业园区,以达成分工互补的目标。这一发展策略使得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的建设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并脱颖而出。
短短一年多时间,原先分散于珠三角及全国各地的松香制品、涂料、合成树脂等精细化工企业迅速集聚到南雄。目前,进入园区的精细化工及配套企业达83家,总投资30亿元,已竣工投产的企业18家,已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在第一期进入园区的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园区工业产值可达100亿元,年创税8亿元以上。园区对当地原材料生产、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将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南雄整体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显著。
一份由省社科联、南方日报社联合课题组所作的关于“南雄模式”的经验与理论思考的报告指出,南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产业高度专业化,关联度高、能耗低、污染少、用地省、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对于未来,南雄也雄心勃勃,设立了园区的总体发展目标:规划总面积10500亩,5年内实现进入园区的精细化工企业达到200家。园区建设全部完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政府职能之变
以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弥补投资环境的劣势
政府的服务和形象在营造投资环境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落后、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瓶颈。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资本积累的过程将会十分漫长,因此,要打破经济贫困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就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
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南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园区发展起来的,市长许志新表示,这得益于南雄市政府没有将自身的职能局限在发达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提供一般公共产品”上,而是主动以政府服务为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弥补投资环境的劣势。
南雄着力推行首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挂钩联系制。通过成立招商办、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精细化工管理处等专门机构,建立一站式、一体化、全方位服务规程,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行政费用。通过园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的建设和信息平台的建立,协助企业建立园区产业内部的关联网络连接,推动企业与外部科研院所的合作,整合各大生产商、仓储、物流、原料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构筑完善的精细化工产业链,降低园区企业的行销费用和研发费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通过形象宣传和推介,园区逐渐形成区域品牌,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设定产业进入标准,形成园区企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从南雄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经验中可以看到,南雄市政府除了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加速资本积累和促进资金融通外,至少发挥了几大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促成产业体系的构建,大大缩短了产业从无序的自发演进到形成一定的产业秩序和形态的“演进”过程。
其次,南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中那些更容易受政府影响的方面,如政府信誉、官员风貌、行政效率、政策稳定性和公共服务质量等。这实际上是地方政府释放出的可信承诺,它会影响企业对于投资风险回报的判断,形成合理预期,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
第三,后发地区普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南雄采取了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引进广东金泰源投资有限公司,由金泰源公司投资15亿元,负责基地的土地征用、土地平整、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管理等,这一模式使地方资源和市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招商视野和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