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第四季度国内纯碱市场低位运行成主调
第四季度国内纯碱市场低位运行成主调
  • www.chemmade.com
  • 2015-09-18 10:37:17
  • 中国化工报
  • 8月上旬以来,国内纯碱市场价格开始走弱,轻质纯碱已从原来的1400元(吨价,下同)以上,跌至当前1300元上下,平均跌幅超过10%。近期跌势趋缓,企稳迹象初显,市场交易于清淡中渐稳,业内由此期待“金九银十”行情出现。然而,纵观原盐市场供应、下游需求变化、出口拥挤踩踏等因素,纯碱第四季度低位运行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原盐下拉作用凸显。目前国内原盐市场货源充足,特别是近期随着海盐丰收供应增加,低价格对市场冲击较大,井矿盐价格也持续低位,同时进口盐对国内市场的压力不减,综合叠加形成近几年罕见的施压态势。显然,低盐价在对纯碱成本构成利好的同时,也对其市场价格产生较强的下拉力量。


      据江苏瑞泰盐业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顾頳介绍,当前市场原盐供应过量,主要来自三大渠道:一是海盐大量上市。特别是盐业大省山东,占全国产量的60%~70%,部分地区出厂价格50元左右,对国内盐价冲击较大;二是井矿盐价格迅猛下跌,以卤水丰富的江苏地区为例,井矿盐主流送到价160~180元,成为另一个重要供应来源;三是波罗的海指数连续走弱,意味着海运费异常便宜,使印度等国原盐有利可图,近期到岸价格仅有15美元左右。鉴于此,国内沿海盐场陆续退滩改为海水养殖,如江苏闻名于世的八大盐场已先后退出。“我们判断,国内盐价已快速进入低景气周期,这个过程恐怕要历经3~5年。”顾頳说。


      ——下游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当前,纯碱最主要下游平板玻璃行业深陷低迷,正处于艰难的调整期。因平板玻璃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对象,已于2009年被国家列为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面临着繁重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行业资料显示,进入9月份以来,全国有32条玻璃生产线相继检修,每日减少产量5030吨。若从较长周期来考量,因高度关联行业房地产并不会很快恢复转旺,所以对玻璃的整体需求会出现逐渐缩量,进而间接影响纯碱行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7.79亿重量箱,比上年增长11.21%;2014年产量略有增加,增速放缓,为7.93亿万重量箱,增长1.09%;而2015年1~7月,累计产量4.56亿重量箱,同比下降了7.4%。这主要与房地产市场当年的降幅有关,国内绝大多数地区新开工面积降幅普遍在1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5%。但是,平板玻璃的总体产量降幅却远远低于房地产降幅,可见其供应过量的局面仍很严重。同时下游房地产恢复繁荣尚需时日,预示着玻璃行业的苦日子仍漫长,进而对纯碱需求状况难于好转。


      ——出口趋于拥挤打压价格。近年来,受新增产能释放影响,国内纯碱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争相出口已经成为业内泄压通道。2014年我国共计出口纯碱约180万吨,月度平均15万吨。今年上半年单月出口量维持在15万~20万吨,其中5月份最高为19.5万吨,而进入6月份后开始减量至17.5万吨,7月份大幅减少至14.8万吨,出口递减趋势业已形成。


      纯碱出口缘何出现逆转?在南化公司连云港碱厂销售处综合科科长赵凤科看来,内销市场压力渐增,逼迫过剩产品寻找出路,而单一出口通道带来的自然是价格踩踏。“出口价格走低,加之物流费用高企,一些内地企业无利可图,外销意愿趋冷,出口量自然下滑。”赵凤科告诉记者,凭借临港优势,连云港碱厂今年前8个月共计出口纯碱23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继续保持中国纯碱经济联合体内出口第一名。“出口缩量并非坏事,能使我国纯碱在外贸中保持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赵凤科说。


      综上所述,纯碱价格自8月份盘落以来,其运行空间趋于狭窄。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纯碱价格或将维持在1250~1350元。而与此相对应的反映市场景气度的纯碱商品指数,也将在60~70区间徘徊。

  • 文章关键词: 纯碱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