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价下跌近30% 锡企谋求“绿色”突围
www.chemmade.com
2015-05-21 10:46:56
新华网
在近日于上海召开的2015中国国际锡业论坛上,专家认为中国锡行业面临增速换挡、需求转变等挑战,加强创新投入、拓展绿色消费将成为突围方向。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和消费国,锡消费涉及电子产品、建筑、包装、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但锡价从2011年5月最高的21.75万元/吨下滑至近期的11万元/吨左右。从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4月,国内锡价的跌幅接近30%,行业景气度明显下滑。
“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锡行业面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乃至亏损的情况。”中国最大的锡企——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富在论坛上介绍,当下市场供需格局已发生变化,锡产品供应过剩、行业下游需求减弱,导致价格持续下滑。
“中国锡产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离锡产业强国还有距离,可持续发展已面临挑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指出。
面对行业生产增速趋缓、投资明显下滑、价格走势疲软的态势,张富认为,这对国内锡生产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有助于优化锡的价格形成机制和锡行业的资源配置,推进锡产业与下游行业的良性互动。
部分业内人士指出,避免粗放型发展,锡生产企业要适应当下的“绿色竞争”趋势,制定区别于以往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形成锡行业持续发展的“永动力”。
张富介绍,锡作为众多领域传统材料的“绿色替代品”,消费亮点在不断显现。比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重金属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无铅化成为电子产品焊料的发展趋势。有统计显示,全球近65%的焊料为无铅焊料,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44%,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除了电子产品外,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绿色无污染包装材料的日益增长,也为锡产品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把握好绿色消费趋势,将有助于锡生产企业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文章关键词:
锡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