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尿素价格跌破成本线难见曙光
尿素价格跌破成本线难见曙光
  • www.chemmade.com
  • 2014-04-26 09:30:32
  • 市场信息
  • 从近期市场来看,国内尿素市场北方主流价格已经接近1400元(吨价,下同),部分省内出厂价甚至跌破成本价,市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成本倒挂现象,绝大多数企业趋于亏损边缘。按历年经验来看,价格跌破成本线就将触底反弹,但截至目前仍然未看到行情企稳回升的任何苗头,却出现了回调不易的反常现象。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市场支撑有限。近期国家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7.4%低于预期但属于合理区域之内。可是,反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风向标的BDI指数由从2277点回落至1002点,跌幅高达56%,创下近30年来同期最大跌幅。这意味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均处于经济增速下行的阶段,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速仍在放缓,全球经济的改善也比较有限。尿素行业作为进入门槛高、建设周期长、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重的行业,价格企稳回升还有待时日。


    二是供大于求,国内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是目前煤化工产品市场的基本特征。2013年,国内尿素总产能为8070万吨,而市场需求仅为6500万吨,产能过剩1500万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国内市场需求却不会有太大增长。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导致化肥价格低迷,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按照市场规律,在产能过剩前提下,产品价格将会维持在较低水平,尿素价格实现较大幅度和较快速度的增长难度较大。加上国内具备成本优势的新疆、内蒙企业更是率先发起价格战以低价冲击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尿素价格下滑趋势。


    三是出口缺乏机遇,国际市场不给力。现在港口的价格折算下来低于国内市场,使尿素出口信心和积极性不足。受国际市场价格下滑,且国际贸易商联合打压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内价格持续下滑。有消息称,7月份窗口期FOB价格将会达到250美元,使尿素出口不具备竞争优势。再加上生产企业过于分散,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口径无法统一,造成了我国化肥出口的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几年来,每到中国出口大门打开时,国际化肥价格就会下跌,企业则相互压价,导致外商在谈判时有机可乘,从而无法保证尿素出口企业的利润。


    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笔者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去产能的合理化退出机制;考虑取消淡旺季出口关税,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自由对接;进一步捋顺化肥流通机制。同时,国内厂商要认真把握国内新型农业发展方向,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积极进行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慎重选择战略合作厂商,优化合作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 文章关键词: 尿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