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美联储收缩刺激 国际原油四连跌
www.chemmade.com
2013-08-08 14:02:14
中国化工制造网
对美联储收缩刺激计划的担忧继续影响全球市场,尽管美国原油库存下降,欧美原油期货四连跌。北海原油供应增加也打压石油市场。周三收盘时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轻质原油9月期货结算价每桶104.3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93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9月期货结算价每桶107.44美元,下跌0.74美元;纽约取暖油9月期货每加仑275.43美分,下跌4.41美分;RBOB汽油9月期货每加仑287.11美分,下跌4.02美分;伦敦洲际交易所8月柴油期货每吨906美元,下跌3.25美元。
据纽约商品交易所结算价计算,周三将三桶原油精炼成两桶汽油和一桶取暖油的“3-2-1”利润为每桶14.58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减少0.302美元。
美联储官员周二的讲话引发了全球股市回调,打压石油市场气氛。他们称,不排除美联储最早于9月份开始收缩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另外,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大幅收窄,这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提振。这一消息也令投资者对美联储将收缩刺激措施的预期升温。
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幅度符合预期,没有影响石油市场。但是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经跌至2012年3月份以来最低。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止8月2日当周,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下降224.5万桶,降幅5.3%。过去的五周,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经下降了980万桶。
然而,在夏季汽油需求高峰季节,美国汽油库存增长至14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8.5%,比去年同期高5%。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原油进口量与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相当。然而美国近两年来原油产量迅速增长,全球原油供应紧缺的状况得以缓解。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10月份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760万桶,超过722万桶的净原油日进口量。2013年全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仅仅比净进口量低10万桶。预计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增长将导致日进口量降至669万桶,创下199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能源信息署在月度报告中称,页岩油田产量飙升将推动美国今年产量增长14%,创1991年来最高水平。预计明年产量将进一步攀升11.4%,达到日均824万桶,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原油产量增加的同时,原油加工量也提高,减少成品油进口量。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预计,8月份炼油厂原油日加工量1580万桶,为2004年以来同月最高水平,同时比去年同期高3.7%。统计显示,7月份美国原油日产量750万桶,创下1991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110万桶。
美国原油产量增长,对欧佩克原油需求减少。预计2013年欧佩克原油日产量比2012年日均减少62万桶。2013年欧佩克产量减少的原因在于沙特阿拉伯将回应非欧佩克产量增加,尽管沙特阿拉伯在未来几个月产量因季节性需求而将增加。7月份欧佩克成员国产量中断约每日190万桶。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欧佩克2013年7月份原油日产量3002万桶,比6月份日均减少59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维持在960万桶;伊拉克原油日产量300万桶,减少8万桶,利比亚原油日产量113万桶,减少29万桶,安哥拉原油日产量168万桶,,减少12万桶,而尼日利亚原油日产量188万桶,减少10万桶。伊朗原油日产量维持在280万桶。
截止7月12日的三周,美国从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下降了约25%。今年截止到7月12日为止,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比2012年增加了5%。但是最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洪水导致石油管道受阻,限制了6月份从加拿大原油进口量,截止7月12日,美国从加拿大原油进口量从4月中旬的2013年高点减少了10%。从加拿大原油进口量减少严重影响了美国中西部地区原油库存。
据最新消息,8月6日由欧佩克12个成员国加权平均价计算得出的该组织一揽子价格为每桶105.5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87美元。
周三亚洲基准迪拜原油现货市场尾随西方原油期货下跌。2013年10月交货的迪拜原油现货收市时每桶103.3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79美元。10月布伦特/迪拜期现掉换价3.26美元;10月WTI/迪拜期现掉换价1.33美元。
周三新加坡95号汽油评估价每桶114.50美元。新加坡5月柴油市场评估价每桶122.10美元。
周三(8月7日)东京商品交易所原油和成品油期货全面下跌。6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每立方米64000日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了1000日元,成交量49手;7月汽油期货收盘每立方米77430日元,比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了970日元,成交量367手;7月煤油期货结算价每立方米75080日元,比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了1160日元,成交量153手;7月柴油期货结算价每立方米77800日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了1000日元,成交量9手。
文章关键词:
原油 、国际油价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