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上半年聚氯乙烯行业整体效益表现欠佳
上半年聚氯乙烯行业整体效益表现欠佳
  • www.chemmade.com
  • 2013-08-06 10:14:23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上半年,受行业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整体效益表现欠佳。
       
        但聚氯乙烯外贸市场表现抢眼,多项数据同比均有明显的恢复性调整。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美国聚氯乙烯工厂开工率的提升,预计下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对外贸易呈现进口量恢复性增长、出口量稳中萎缩的局面。
       
        上半年外贸表现抢眼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聚氯乙烯产能为2392万吨/年。上半年聚氯乙烯新增产能为86万吨/年,退出35万吨/年,净增51万吨/年,退出产能全部为电石法生产装置。行业整体产能扩张速度已有明显放缓,但产能稳中有增的趋势仍在延续。
       
        面对国内聚氯乙烯市场的持续低迷,开拓外贸市场被视为聚氯乙烯行业打开困局的方法。
       
        在全行业努力下,上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外贸市场表现抢眼。进口方面,受美国出口聚氯乙烯货源量减少和国际乙烯价格走高影响,国外货源竞争力有所减弱,我国聚氯乙烯纯粉进口量出现了明显萎缩。
       
        海关数据显示,1~5月国内聚氯乙烯纯粉进口量为31.7万吨,同比下降22.5%。中国台湾、美国、日本继续稳居大陆市场进口聚氯乙烯纯粉来源地的前三位。其中,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货源保持稳定,1~5月累计出口量居第一;受当地聚氯乙烯装置开工不足影响,美国货源出口量有所减少,位居第二。
       
        出口方面,1~5月我国聚氯乙烯累计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152.4%。从流向来看,最大出口消费市场是印度;出口至俄罗斯的货源数量则增速放缓,居第二。上述两个地区出口量占国内聚氯乙烯纯粉出口总量的比例已过半。
       
        专家认为,出口量之所以大增,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烧碱、聚氯乙烯市场竞争激烈,氯碱企业主动将目光投到出口市场,大力开拓外贸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尚可,部分地区氯碱生产装置因故检修或停车,国内企业有机会填补此缺口。
       
        从同比的数据上看,前几年我国外贸出口市场低迷,出口量基数较小,也是今年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
       
        下半年出口量将萎缩
       
        就当前形势而言,下半年我国聚氯乙烯外贸市场影响因素依旧复杂。
       
        一方面,随着美国聚氯乙烯工厂开工率的不断提升,外部市场竞争势必加剧。受此影响,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或将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当前原料乙烯价格暂处高位,存在下行空间,而国内聚氯乙烯市场价格则持续回涨,外部货源价格竞争优势正缓慢恢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聚氯乙烯出口市场产生影响。
       
        截至6月底,东北亚货源到岸价多为1020美元/吨,美国货源为990美元/吨。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市场、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企业产品的贸易摩擦显著增多。这种趋势在下半年不会改变。整体而言,预计下半年国内聚氯乙烯的对外贸易呈现进口量恢复性增长、出口量稳中萎缩的局面。
       
        业内专家提出,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在2013年将面临较为艰难的局面,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将有效解决我国聚氯乙烯的出路问题。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聚氯乙烯企业应内外兼修。对内,积极研发新型产品,向精细化、高端化市场挺进;对外,合理制定发展计划,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推动产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 文章关键词: 聚氯乙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