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尾气制天然气示范工程投运
www.chemmade.com
2013-01-16 13:55:00
中国化工报
截至1月15日,西北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碳氢工业尾气合成天然气技术示范工程实现稳定运行10天。结果表明,该示范装置工艺流程和催化剂运行效果理想。催化剂耐热性能好,床层温度达到700℃以上活性仍无明显下降。与循环工艺相比,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节能效果显著。
碳氢工业尾气是在煤炭利用过程(焦炭、兰炭、电石及硅碳棒生产等)中副产的富含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有效成分的工业尾气,是碳一化学合成的基本原料气体。
该示范工程是西北化工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核心内容,集成了碳氢工业尾气深度净化工艺和催化剂、合成气甲烷化生产天然气工艺、催化剂和反应器等关键技术。针对焦炉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10%左右)的特点,该示范工程改变传统的循环工艺,创新性地采用非循环工艺,原料气一次通过三段甲烷化反应器,三段反应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残留达到ppm级,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转化率和甲烷选择性达99%以上。产品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达到转化液化天然气(LNG)的要求。
除焦炉气外,这项技术还可利用电石、黄磷、冶金高炉气等行业副产的碳氢工业尾气,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根据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可以灵活地采用两段或三段反应器;增加变换装置后,则可满足煤气化制天然气的工艺要求。
2012年年底,西北化工研究院在陕焦化工公司建成每小时处理焦炉气7500立方米、年产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示范装置,并组织试车,今年1月5日开始实现稳定运行。据悉,西北化工研究院已与贵州一家焦化企业签订协议,正在实施年产3000万立方米焦炉气合成天然气项目。同时,还将进一步完成煤气化制天然气工业技术。
文章关键词:
碳氢尾气 、天然气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