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业内人士:甲醇“过剩说”不客观
业内人士:甲醇“过剩说”不客观
  • www.chemmade.com
  • 2012-12-05 10:00:31
  • 中国证券报
  •     到底有多大规模的过剩?随着甲醇下游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产能过剩问题需要理清。今年四季度以来,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甲醇产业下游最主要的需求终端甲醛行业“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有人士担忧,近年来一批甲醇制烯烃、燃料项目纷纷上马,产能过剩担忧显现。
       
        据国家甲醇网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在建拟建项目64项,新增产能5330万吨,将推动国内贸易继续增长,但这些产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能源丰富地区,其中西北拟在建产能3200万吨左右,这些装置大多配套有下游烯烃或二甲醚产品。
       
        11月26日至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随郑州商品交易所赴西北地区调研时发现,西北主产区生产企业相对利润比较可观,尽管甲醇下游产业出现一些过剩,但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却是满负荷生产。
       
        鄂尔多斯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甲醇下游细化比较充分,市场需求并非那么疲弱,如四季度甲醇下游的甲醛需求不佳,但此前需求较差的二甲醚市场需求开始好转。在二甲醚、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烃制等下游新兴需求的带动下,甲醇终端需求整体在平稳恢复。
       
        “下游产业集中度低,定价能力比较弱。”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主管魏江平认为,甲醇下游需求广而散,各品种需求状况相对独立,可能某个下游品种需求在一定阶段内比较疲软,但其他品种需求可能较好,此消彼长,甲醇价格受下游需求整体不振影响而下行的风险较小。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国家,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优惠政策令当地生产企业在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榆林一家煤制甲醇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煤制甲醇高成本支撑依然存在,但今年煤炭价格跌幅较大,导致甲醇生产成本比去年有每吨200元左右的下浮,这也为西北甲醇价格的下滑预留了较大空间,去年陕北、内蒙古地区最低价曾达到1900元/吨。
       
        不过,贾栓表示,上游甲醇生产企业仍有一些利润,库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当,西北地区甲醇企业开工率还比较高,单醇装置一般都是开足马力,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简单说,开工率确是按照产能合理产出量来算出来的,市场上说开工率低,要分清楚单醇(单纯生产甲醇)与联醇(生产合成氨同时生产甲醇)装置。联醇装置要分季节看,如化肥生产旺季,甲醇就少生产点,反之就多点。”
       
        贾栓说,在内蒙古政策规定,使用煤炭资源的条件是煤炭转化率要达到50%。这意味着给100吨煤炭,可以卖50吨但必须转化50吨,这样就促成一系列煤化工(煤制油、煤制甲醇)项目的上马。前几年,煤炭价格好的时候,一吨煤炭可以赚80元到100元,一些企业有煤资源以后,即便建成的甲醇装置试车,开工率也不一定很高。因为一旦开动,就是满负荷生产,除非出现故障。
       
        贾栓说,在当前煤炭价格下跌形势下,煤制甲醇只要达到市场允许的条件,企业就会开足马力生产。西北地区联醇装置很少,对一个单醇的大型装置来说,要么不开,要么就满负荷运行,以达到规模效益。
  • 文章关键词: 甲醇产能过剩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