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能源、基础原材料及农用化学品等,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科技以及百姓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具有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末期,全行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约11%。
由于石化和化学工业具有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工艺复杂、产业链条长、技术装备水平要求高、污染排放量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结构调整任务重等特点,需要国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分布、城镇化建设、以及生态、安全、环保等因素,统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规划与布局,因此,有必要编制和实施《规划》,以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突出宏观指导作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突出重点,强化引导作用,工信部同时配套发布了《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个子规划。
烯烃工业是石化领域的基础及核心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产品有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三大合成材料及其下游衍生物,为大部分高端石化产品提供原料。目前行业发展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烯烃工业以原油一次加工形成的石脑油为原料,但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如何扩大烯烃工业的原料来源,合理配置烯烃工业的规模,优化布局,降低成本是当前着重解决的问题;二是目前随着煤制烯烃技术的突破,部分地区和企业未综合考虑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规划了大量项目,炼制烯烃产业发展有过热的倾向;三是煤制烯烃工业化示范装置刚刚投产,各项标准亟待完善,各项指标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因此,为加快转变烯烃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单独编制《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危险化学品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危险化学品具有生产过程工艺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链长面广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带来人身伤害,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危险化学品的规划与布局是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强化安全管理规范,促进行业风险可控、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化肥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化肥工业的稳步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化肥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化肥企业竞争力弱、能源资源约束大、传统品种过剩、新品种发展不规范、生产与使用脱节等问题凸现。因此,规划旨在推进化肥行业上优汰劣,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保障,优化化肥品种结构并建立规范标准,提升生产企业农化服务。
农药同样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生产和使用需严格管理。面对农药行业目前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创新能力弱、绿色环保产品少、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规划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解决农药企业小而散、竞争力弱的问题,不断提高我国农药创新水平,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比例,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高农药行业管理水平。
“十二五”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既要坚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坚持自主创新,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力度,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石化和化学工业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