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解PM2.5危害 最佳途径及解决方法是化学方案
化解PM2.5危害 最佳途径及解决方法是化学方案
  • www.chemmade.com
  • 2012-01-09 09:42:57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为有效治理“灰霾”天气的危害,环境保护部日前给出了监测PM2.5时间表: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率先开展监测。1月5日,北京市环保局宣布,计划在春节前公布PM2.5的研究性监测数据;上海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也在年前公布了过去5年全市PM2.5试点监测情况。记者昨日采访有关专家,专家认为,要真正化解PM2.5的危害,最佳途径和解决方法来自于化学方案。
       
        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孟庆智表示,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吸尘器”和“过滤器”,长期下去,细粒子污染对身体的危害要比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严重。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研究所所长陈耀强教授表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机动车尾气污染与“灰霾”的形成紧密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中有污染物670多种,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了巨大威胁。专家指出,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途径来自于化学方案。
       
        据介绍,汽车尾气催化剂以稀土和铂、钯等贵金属为原材料,有氧化型催化剂和三元催化剂两大类。该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有巴斯夫、庄信、罗地亚和优美科等。巴斯夫开发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在上海和桂林投资建立机动车排放催化剂生产基地。上海基地于2010年扩建,当年产量达500万枚。应用巴斯夫“排放控制解决方案”的新型公交车达到国Ⅳ标准,在南京和杭州投入了运营,使NOx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减少30%和80%,燃油效率提高了三至八个百分点。
       
        专家预计,在加大环境治理和对PM2.5实施监测的背景下,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尾气催化剂产业将以20%的速度增长。但要看到,由于国内尾气催化剂产业起步较晚,缺少关键技术,产品层次低下,汽车尾气净化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陈耀强表示,中国要解决PM2.5问题,国内尾气催化剂企业必须通过调整实现升级,要利用中国稀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攻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尾气净化之路。据悉,四川中自尾气净化公司已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了稀土储氧材料和尾气催化剂技术;针对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和天然气车,设计生产了不同型号催化转化器,其中摩托车和CNG(压缩天然气)车的市场占有率已居首位。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