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如何拯救二甲醚?中国二甲醚的发展何去何从?
如何拯救二甲醚?中国二甲醚的发展何去何从?
  • www.chemmade.com
  • 2011-08-24 14:34:16
  • 百川资讯
  •     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年第4号(总第159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联合批准发布的编号为GB25035-2010《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标于上月正式开始实施后;上月中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其网站上发布2011年第9号国家标准公告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批准《车用燃料用二甲醚》(GB/T26605-2011)国家标准,实施日期为2011年11月1日。如此国标一一出台实施,可以看出国家对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的推广使用是支持的,但二甲醚产业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究竟是哪出了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相关部门统计:

        2001年,中国建成一些产能为2000-5000吨/年不等的二甲醚装置。

        2002年,中国已经拥有二甲醚产能3.18万吨。

        2005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大幅上涨,液化气价格飙升。物理化学性能及燃烧使用性能与液化气极其相似的二甲醚,开始受到关注和青睐,各地投资建设二甲醚装置的热情强劲迸发。中国二甲醚产能达到12万吨。

        2006年,二甲醚产能出现井喷式增长,中国二甲醚产能攀升至44.5万吨。

        2007年,二甲醚利益空间进一步激发,二甲醚产能增至220万吨,而产量约9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仅为41%。

        2008年,中国二甲醚产能进一步飙升至436万吨。产量达到216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也未超过50%。

        2009年,全年二甲醚产能约达到600万吨,产量约23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不足36%。

        2011年上半年,据百川资讯统计全国60余家企业二甲醚产能829万吨,开工率为42%左右,未超过50%。

        纵观中国二甲醚的发展之路,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二甲醚产能增长势头迅猛,十年时间,产能增长近千万吨。而和产能的快速增长相比,二甲醚下游市场需求远远没有跟上产能增长的脚步。

        目前国内二甲醚下游使用单一,主要应用于石油液化气掺烧,但由于对掺烧国家和行业内都未出台相关执行标准,加上不少燃气供应单位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相关执法部门现在并不支持掺入二甲醚的石油液化气的使用。但掺烧领域的应用,已占到国内二甲醚需求总量的90%左右,而在制药、燃料、农药等相关化学工业的需求量只占全国二甲醚总需求的10%,所以二甲醚发展是紧紧依附于石油液化气的。同时,由于石油液化气需求增长有限,二甲醚在掺烧领域的需求增长也随之有限,这也造成了二甲醚价格受石油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影响巨大,一旦石油液化气市场价格走低,二甲醚则失去竞争优势,随之失去大部分市场。

        故笔者认为,当前二甲醚产能大量过剩,下游需求太过单一,成本受制于上游原料甲醇、售价受限于液化石油气的状况是二甲醚发展现状处于尴尬境地的主要原因。既然症结已经找到,那我们该如何对症下药?中国二甲醚的发展又何去何从?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