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四溴双酚A下游开发迫在眉睫
四溴双酚A下游开发迫在眉睫
  • www.chemmade.com
  • 2010-03-11 09:17:17
  •   削减行动计划实施日益迫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四溴双酚A是目前世界上产量、用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品种,广泛用作反应型阻燃剂制造溴化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含溴聚碳酸酯。在国内产能快速膨胀的形势下,一场环保变局正在酝酿之中,大力开发下游产品与新的应用领域已迫在眉睫。
      
      削减计划箭在弦上  调整结构宜未雨绸缪
      
      今年1月13日,挪威污染控制局发表了溴系阻燃剂行动计划的最新版本,旨在实现2010年溴系阻燃剂排放大幅减少,到2020年彻底消除溴系阻燃剂的排放,其中溴系阻燃剂主要指四溴双酚A等5种产品。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修订后的行动计划确定了今后几年的研发重点,包括在建筑行业使用的绝热材料中溴化阻燃剂的应用,还包括溴化阻燃剂在电器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中的使用。
      
      据悉,国际环保组织也准备将四溴双酚A列入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单,意味着缔约国应按照时间表,逐步淘汰和削减该类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发展中国家可根据产业情况延长5~10年控制减排。
      
      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表示,未来10~15年内,我国四溴双酚A的减排压力相对较小,但应该充分预见到,随着欧盟乃至全世界对四溴双酚A限用进程逐步推进,拥有巨大阻燃剂市场的我国将是世界主要四溴双酚A生产商的主销地或转产地。与此同时,全球禁用此类产品已成趋势,因此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对于行业发展显得十分紧迫,特别是加大较具发展前景的下游产品八溴醚、溴化环氧树脂等阻燃剂的研发进程,做到未雨绸缪,是应对未来削减计划的必要举措。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有大型生产企业开始寻求下游产品的开发。
      
      国际风险评估安全  引发国内产业畸形发展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作为溴系阻燃剂的代表性产品,欧盟曾就四溴双酚A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长达8年的风险评估。其中,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于2005年3月完成,未发现其存在风险;环境部分的评估于2007年6月结束,发现如果含有四溴双酚A的沉积物混入农业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不过由于欧洲四溴双酚A用户工厂的沉积物通常被运往焚化炉焚烧或在监控下进行填埋,因此对土壤的环境风险很小。此外还没有发现四溴双酚A在其他情况下存在风险。
      
      在欧盟相继公布这两项评估结果,且并未作出任何限用约束后,四溴双酚A市场价格强烈反弹,大量订单涌入中国。在此期间,我国众多规模不一的企业纷纷上马,产能急剧扩张,特别在山东和天津等地建设热潮高涨。
      
      技术进步质量提高  开发下游事不宜迟
      
      国内四溴双酚A企业的生产技术正在不断进步,目前已有多种比较完善的工艺方法,溶剂、温度、氧化剂、提纯等生产条件也在逐渐成熟,非均相催化反应技术、通氯溴化法等新的合成研究不断深入,使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大幅提高。
      
      尽管如此,国内的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国际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逐步缓解,部分不具规模的企业不得不相继关闭。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四溴双酚A生产和供应商有山东默锐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年)和山东潍坊兄弟化工有限公司(2万吨/年)等。同时,还有一些拟在建项目,天津2家企业仍在建设大型装置。未来几年我国四溴双酚A产业必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总量增长,开发下游产品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