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光热发电或迎来“黄金五年”
中国光热发电或迎来“黄金五年”
  • www.chemmade.com
  • 2011-05-10 09:19:39
  • 中国证券报(广州)
  •     新能源门类中涉及到的太阳能子项包括: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这其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首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几个月前,我国首个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鄂尔多斯50兆电站在北京开标。但与业内早先预期的趋之若鹜相反,仅有国电电力、大唐集团新能源、中广核太阳能三家企业联合体投标。开门遇冷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光热发电技术尚不成熟,以及缺乏规模化配套产业链支撑致使发电成本居高不下。

        中科院电工所资深研究员马胜红认为,光热发电成本至少在每度1.5元-1.6元之间,而大唐新能源与皇明绑定的联合竞标体的中标价为0.939元,大幅低于成本线。在国内光热发电相关设备远未实现产业化的条件下,目前光热发电企业想实现盈利基本不可能。

        就光热发电最为成熟的槽式光热发电系统而言,其主要由集热管、聚热镜片、汽轮机和支架等零部件构成。与光伏发电产业基本已经实现国产化不同,光热发电的上述配套零部件产业链尚未建立,而其核心部件集热管,仍为德国肖特公司与西门子两家公司垄断。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从事集热管研究的企业有北京中航空港通用设备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东莞康达机电等几家公司,但距大规模产业化尚需时日。除集热管外,光热发电的另一重要设备汽轮机,由于是非标设计,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亦尚有时日。

        马胜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西部很多城市都在酝酿上马光热发电项目,国家在产业指导目录中将光热发电列为新能源鼓励类中的第一项,对于光热发电系统设备的产业化而言是重大利好,而随着相关设备规模化生产,光热发电成本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迅速下降。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A股市场上与光热发电概念直接挂钩的上市公司不多。除拟在A股上市的皇明太阳能外,航空动力算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具备斯特林太阳能发动机生产能力。但宏源证券相关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航空动力的斯特林式太阳能发电机主要是为海外代工,不具备自主技术,目前处于终试阶段,距离规模化生产尚有一段距离。未来公司仍以航空发动机为主业,预计斯特林式太阳能发电机业务对公司业绩贡献有限。    

        在指导目录第十九条轻工门类中,还提到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产业,具体要求为:单晶硅光伏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7%,多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16%,硅基薄膜电池转化效率大于7%,碲化镉电池的转化效率大于9%,铜铟镓硒电池转化效率大于12%。

        在马胜红看来,以上标准定的并不高,大部分国内企业已经达到相关标准。

        其中,天威保变下属的天威英利单晶硅转化率已经达到19.8%,多晶硅已经达到18.9%。该公司拥有从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几家拥有完整产业链企业之一。另外,天威保变旗下的天威薄膜一期项目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2010年上半年已经进入全面生产阶段。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