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焦煤或是下一个稀土:方大炭素业绩翻十倍
焦煤或是下一个稀土:方大炭素业绩翻十倍
  • www.chemmade.com
  • 2011-04-04 09:46:34
  • 理财周报
  •   34家煤炭上市公司中有28家在北方,同质化的情况下具有资产注入预期和优质焦煤的企业将更胜一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中国南北差异大,两者之间的矿产差别同样如此。提到北方矿产资源,煤炭便是不得不说的话题。北方煤炭质优量多,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几省份更是集中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储量。
      
      北方煤多,从上市公司数量也可窥一二。根据理财周报数据统计,A股有34家煤炭上市公司,位于北方的有28家,占比82.35%。
      
      虽然说煤炭储量让人羡慕,但是北方有色金属在南方的星罗棋布面前,显得并无优势。不过北方区域内上市公司也占了有色金属板块的半壁江山,同样也不乏包钢稀土(88.42,1.07,1.22%)(600111.SH)、西部矿业(18.41,0.03,0.16%)(601168.SH)、中色股份(36.26,0.51,1.43%)(000758.SZ)等市场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
      
      焦煤或是下一个“稀土
      
      虽然说北方煤炭股众多,选择投资的标的不少,但由于国家对于煤炭价格限定等因素,使得煤企之间差异不明显,这一板块往往呈现的是同涨同跌的行情,要从中选出几家做代表并不易。
      
      对于动力煤的选择,我们将更多地考虑从估值优势、产能扩张或者资产注入等方面找到有安全边际的北方上市公司,目前资产注入预期较强的有冀中能源(000937.SZ)、平庄能源(16.25,1.12,7.40%)(000780.SZ)。冀中能源由于信达股权解决后公司资产注入预期显著加强,峰峰集团优质资产整体上市将更加顺利。此外平庄能源资产注入壁垒在逐渐得到消除。
      
      除了动力煤,焦煤运用广泛,同时企业在定价权方面更为主动,北方的焦煤企业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主焦煤类公司有西山煤电(27.37,0.84,3.17%)(000983.SZ)、煤气化(26.31,0.99,3.91%)(000968.SZ)。
      
      对于焦煤的重要性的强调,国都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甚至提出焦煤或许是下一个稀土的大胆想法,”目前市场对焦煤存在理解的误区,认为‘中国富煤贫油、煤炭同质性强、未来煤炭将产能过剩’,这是将国内稀缺的焦煤与动力煤混为一谈。“
      
      西山煤电作为焦煤企业龙头,将最大受益于我国焦煤由于稀缺而带来的价格上涨,此外公司还存在整体上市预期。公司24倍市盈率并不高。
      
      包钢稀土独领风骚
      
      我国有色金属呈南多北少分布,然而并不表明北方没有优质的有色板块上市公司,包钢稀土、西部矿业便是其中的代表。
      
      产品价格迅速攀升,包钢稀土直接获益。2010年仅前三季度,公司便实现净利润6.05亿元,净利润增长率高达4531.82%。
      
      包钢稀土是我国最大的稀土资源和稀土深加工企业,其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属的白云鄂博铁矿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62%,占国内已探明储量的87.1%。依托集团,公司上游资源保障能力强,是公司未来拓展发展的坚实基础。
      
      此外,西部矿业资源控制储量中包括铜773万吨、锌362万吨、铅238万吨以及3500吨银和25.5吨黄金。按照绝对估值方法,东海证券认为公司资源权益价值达16.77元,有很高安全边际。而中色集团下属的中色股份资产注入预期较明确,可密切关注起重组动态。
      
      新兴铸管(11.02,0.23,2.13%)、方大炭素(15.23,0.31,2.08%),
      
      资源丰富业绩放量
      
      北方黑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一共19家,我们重点关注业绩突出、资源丰富的企业,新兴铸管、方大炭素都符合这些要求。新兴铸管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然而就是这家来自小县城的企业,2010年实现13.5亿元净利润,被很多券商研究员认为是成长性最好的钢铁企业。除了成长性,公司未来煤炭资源利用速度将加快,新疆区域焦炭扩产和煤化工一体化项目都是新兴铸管亮点。
      
      方大炭素2010年生产炭素制品16.8万吨,铁精粉67.16万吨,负极材料33吨, 煅烧焦产量约7万吨。公司全年业绩翻了十倍,莱河矿业铁矿石顺利扩产和成都炭素的注入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传统业务资源丰富,加上新业务期望无限,方大炭素成长性被长期看好。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