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光电转换效率超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
光电转换效率超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
  • www.chemmade.com
  • 2025-11-11 13:40:30
  • 科技日报
  •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技术,其光电效率在过去十多年里从最初的3.8%迅速提升至26%以上,但距离其理论极限仍有差距。要实现高效率,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关键。甲基氯化铵因能同时降低钙钛矿成核势垒并促进晶体高质量生长,被广泛用作钙钛矿薄膜生长的辅助材料。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传统工艺中,甲基氯化铵中的氯离子在薄膜结晶过程中会向上表面迁移并富集,导致钙钛矿层在垂直方向上氯元素分布不均。这种不均匀性会引发表面缺陷和界面电子势垒,增加载流子复合,影响电池性能与长期稳定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能在垂直方向使氯元素均匀化分布的策略。他们在薄膜生长过程中引入碱金属草酸盐,利用其解离出的钾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强结合作用,有效抑制了氯离子的无序迁移,使其在钙钛矿层中均匀分布。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质量显著提升:载流子寿命延长至20微秒,界面缺陷密度大幅降低。基于该薄膜所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经多家权威机构认证,实现了27.2%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稳定性方面,电池在持续运行1529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86.3%;在85℃光热耦合加速老化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后,也维持了82.8%的初始效率。


    据悉,这一研究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与稳定性方面的协同提升,将为推进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文章关键词: 钙钛矿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