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企业峰会上,绿色技术革命被主持人称之为最好的单元,并拥有最好的演讲人的讨论环节里,参与者对绿色技术革命的关注,并没有聚集在同一个焦点上。从轮胎、航空、化工、再到石化行业,每个行业的外资代表企业,都在谈论着自身拥有的先进绿色技术。但对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核心的问题是,在共享先进技术不那么容易时,如何才能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
绿色变革之迫
绿色技术变革,这个话题正因为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而变得越发炙热。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新千年的发展目标,并对水资源、实物、空气、原材料、就业等情况进行预测的话,我们毫无疑问必须进行变革。”米其林集团管理合伙人盛纳德演讲的开篇,直指变革。
盛纳德是最热切于推动绿色技术革命的发言人之一,他认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再仅仅依赖于高碳和不可再生的技术,现有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社会等都已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企业家对此有着同样的共识。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让中国企业对低效率的能源发展方式进行反思。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说,大力推动我国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就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危机,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和长期繁荣,有赖于构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清洁、绿色、低碳将成为这种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事实上,气候问题给中国正带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强调,中国应当抓住全球转型期的技术发展机遇。
但绿色技术革命显然并不容易,主持人道达尔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马哲睿说,在当下的环境下,对绿色技术革命的召唤,需要非常富有勇气。
能效提高之急
对于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传统的能源工业领域,某种程度上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充满难点的领域。
多数发言人均认同,短期内,传统化石能源被取代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在未来的30年里,化石能源依然将是最主要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都无法成为能源的主力。
“完全由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进行简单的替代,在未来的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完成,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让技术更加的绿色。”马哲睿认为,有必要在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时,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传统的“油气”公司应承担重要角色。
傅成玉、马哲睿不约而同地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效提高,视作当下最可行的节能减排方式。马哲睿呼吁在场的“油气”公司,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能源行业进行绿色技术革命,并不是说我们不再生产了,而是生产具有更高能效的商品,以更有效的方式使用它们,再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得未来能源的使用效率更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早已意识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性。他在上午的发言中提出,中国未来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能源使用的效率。
傅成玉把降低能耗的焦点对准中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他认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利用,应成为我国能源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应是未来中国政府的选择。
“中国并不缺少能源,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倍、欧盟的4倍、日本的5倍。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不缺能源,而是要提高能效并降低能耗,就能使GDP翻番。”
内外结合之困
世界并不缺乏引发绿色革命的技术,但先进技术并不能在世界各国自由流动。
无论是米其林,还是巴斯夫和波音公司,每一个企业的发言人都在演讲中试图传递同一个信息,“我们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绿色革命技术。”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贺斌杰列举了3个案例,从公共交通、住宅、化工工厂设计等方面,说明巴斯夫将如何帮助中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运用先进技术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米其林的盛纳德说,预计到2020年,他们可以向市场推出滚动阻力比目前低1/3以上的轮胎;波音民用飞机集团国际总裁谢泼德·希尔说,波音未来在中国的生物燃料研究,将把重点放在藻类上,预计5到10年内就能作为工业化和商业化使用。
但中国想要获得这些技术并不容易。巴斯夫的贺斌杰直言,全球都能通用的先进的绿色技术,不是一个国家或者其他几个国家什么都不做,就静候着、或者是坐等着其他国家发现这样一个技术,而是应该全球国家去共同寻找,共同努力。
一位外资公司的代表在场下发言时说,一些先进的技术已经存在,需要的国家可以花钱购买。
冯飞对于上述回答并不意外,他告诉记者,每年的气候问题谈判中,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发达国家能够转让一些先进的绿色技术,但发达国家往往以这些技术是私有产品为由拒绝。
“绿色技术对全体人类有利,不应当是完全的私人产品,也具备共有性质。但在当下的现实条件下,中国政府可以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创新,考虑通过公共资金来转移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帮助中国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冯飞强调,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应用上,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因此停滞不前,否则会错过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表示,公司将把握航空绿色发展的前沿技术和产业方向,重点放在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设计技术、新制造工艺和新兴航空动力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不断减少废气排放,降低飞行噪音,减轻重量。
尽管马哲睿说,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赢家。但种种迹象已显示,中国产业的绿色转型之路,已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援,通过种种途径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才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