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疫情后中国产业链调整 需要多元化应对
疫情后中国产业链调整 需要多元化应对
  • www.chemmade.com
  • 2022-05-21 09:26:16
  • 投资者网
  • 在中美贸易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为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高韧性,全球产业链加速从中国撤离,或回流欧美国家,向更低成本地区分流;或向终端市场分流。不过,全球产业链究竟以何种速率、沿着哪个趋势变动,也因产业链的行业属性而异,受生产成本、市场结构、技术进步程度、发达国家产业链安全战略动态的影响。

     

    由于中美贸易和新冠疫情提高贸易成本、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并没有冲击生产成本、终端市场、产能水平等离岸生产的关键区位因素,因此不会直接对全球产业链发展造成颠覆性影响,但可能通过影响上述关键区位因素产生间接效应。

     

    进一步来讲,虽然中美贸易和疫情的冲击,增强了劳动密集型全球生产链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但对寻求中国市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链的影响并不显著。越南等新成本中心在生产成本虽然极具优势,可较之中国,其工业基础设施、熟练劳动力规模、产能水平、供应链完整性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还没有形成优势,因此对产能敏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不会发生规模性转移。

     

    当前,美国为降低产品对中国生产的依赖程度,在供应链安全战略之下,不仅继续加大对中国的遏制,还直接支持本国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这些政策调整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重点支持行业的本国生产及生产回流形成吸引力,同时也对离岸生产构成了压力。毕竟,美国劳动力成本高、熟练劳动力数量不足等劣势依然存在。制造业以多大程度、何种速率回流还取决于相关技术进步的程度。

     

    总结来讲,当前形势及全球产业链调整动向,对中国产业形成了双重压力,为此我们需要多元化应对。如,对供应链安全进行评估并应对;对成本导向型产业链去中国化持开放态度;持续改善中国制造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吸引高质量产业链;在确立新形势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机制。

     

  •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