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化工产业成为陕西省第一大产业
能源化工产业成为陕西省第一大产业
  • www.chemmade.com
  • 2010-11-29 13:45:16
  • 陕西日报
  •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模式,着力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能源接续区和陕南水电开发建设,实现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协调推进,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壮大为全省第一大产业。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能源化工产能大幅提升。“十一五”全省共安排重大能源化工项目284个,完成投资2500亿元。全省新建大型现代化矿井21个,其中千万吨级矿井10个,新增原煤产能1亿吨,新增原油产能2029万吨,天然气产能1382亿立方米,油气产能居全国第三位。预计“十一五”末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将达到2.8亿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长91.6%,年均增长13.9%。靖边国电风电、渭南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气化陕西”工程步伐加快,全省累计实现85个县城通气。

        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累计关闭小煤矿120多处,单井规模提高到48.5万吨/年,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3%,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累计关停小火电122.8万千瓦,全省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1677万千瓦,占火电总装机的80%,较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煤化工以发展煤制烯烃、煤制醋酸等产业链条为主,趋向大型化、国际化、现代化。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彬长大佛寺24×500千瓦低浓度瓦斯发电厂,以及铜川下石节8×500千瓦、陈家山3000千瓦、韩城2500千瓦瓦斯发电厂,全面启动韩城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利用项目。2009年矿井瓦斯和煤层气抽采1.83亿立方米,利用995万立方米。

        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新建大型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600万吨/年国产综采成套设备在黄陵二号矿井试验成功,能源装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新建常规电厂单机容量均在60万千瓦以上,并全部采用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发电机组,建成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华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秦岭以北火电厂全部采用空冷技术,同步安装脱硫和除尘装置,脱硫机组已达到1447万千瓦,占火电装机的69%。新建煤制甲醇单套装置均在60万吨/年以上,基本采用世界先进的气化、合成等技术工艺。石油注水、二氧化碳驱油和地质封存等国际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MTO、醋酐联产醋酸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30%,石油转化率达到35%,天然气转化率达到10%。煤矿平均回采率由2005年的约50%提高到2009年的65%,石油采收率由18%提高到30%,原油和成品油管输率由30%提高到7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98下降到0.121。组建了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能源化工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为能源化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