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柴油荒根源在垄断 催促石油垄断领域改革
柴油荒根源在垄断 催促石油垄断领域改革
  • www.chemmade.com
  • 2010-11-29 09:17:08
  • 中华工商时报
  •     10月份以来蔓延国内的“柴油荒”至今没有趋缓的迹象,而3000万到5000万立方米的民营油库依然空空,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执行会长齐放指出,根本原因在于垄断。
       
        齐放向记者形象地描绘出了两大石油巨头在市场中的运营路线图:垄断盈利→国际油价上涨→垄断利润减少→减少市场供应(油荒)→调高国内油价→垄断盈利。

        在日前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该会会长张跃表示:“目前,对此次国内"油荒"的判断,必须做深刻的分析,绝不能被表面化的东西所掩盖,一叶障目将会误导社会和公众。而垄断这一根源不打破,"油荒"年年有且会越来越激烈。”

        对“炒油囤油”及“拉闸限电”造成“油荒”的荒唐说法,石油业商会进行了反驳。

        该商会强调称,民营批发企业占国内总数的1/3,自发生“柴油荒”以来,其3000多万立方米-5000万立方米的油库基本无油,拿什么去囤呢?目前,国内没有真正意义的成品油期货或现货交易市场,且成品油资源又被两大石油巨头掌控,长期统购统销。若说炒油,那也只能是这两大石油巨头有资格、有能力在国内石油市场进行操作。

        至于“拉闸限电”,这的确有一个突发的因素,因为必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各地纷纷采取“去煤顶油发电”之措施,但其所造成的柴油增量,在油品市场供应总量中,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并非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带来非常大的柴油用量压力。

        “柴油荒”在于石油垄断造成的“饥饿”供应体制。石油业商会分析称,长期以来,两大石油巨头控制着上游开采、中游炼制、下游零售三大环节,且还拥有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而在这缺乏充分竞争的单一主体的市场中,石油资源既不能自然流动又无法有效配置,生产与市场脱节,计划跟不上市场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柴油荒”于全国蔓延之时,我国第三季度还在大量出口成品油。据海关统计,1-10月,我国成品油出口总量达2290万吨,同比增19.8%,其中,9月份出口290万吨,10月出口188万吨。同时,我国1-10月成品油进口却同比减少5.9%。

        事实上,发挥民营石油力量,对当下走出怪圈、化解“柴油荒”有直接作用。齐放说,目前,民营石油产能与零售网络的优势远未发挥出来,6万多座加油站占零售市场53%的份额,60多家炼油厂有年1亿多吨的炼油能力。3000万-5000万立方米的油库仓储量更是效能可观。

        一而再、再而三的“油荒”也在催促石油垄断领域的改革进程。

        据张跃透露,关于完善石油市场相关体制、构建和谐的多元化石油市场秩序的报告,该商会已经起草完毕并提交政府有关部门。

        该报告建议有三:
        一是培育多元化的石油市场主体,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二是建立公平的石油进口市场体制。逐步放开对非国营石油企业的进口控制。在两大公司大量进口原油的同时,给予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权或使用权(可暂时先使用非国营贸易配额),并应逐渐增加这些企业的原油进口数量。
        三是搭建可交易的市场平台。在厦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已在厦门设立“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并先期以国内民营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电子交易为主,打造成地区性石油交易中心。而条件成熟时,提请给予其石油期货经营资格,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争夺世界石油产品价格话语权,在国际石油交易中为自己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