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土部商务部携手给稀土产业“打气”
国土部商务部携手给稀土产业“打气”
  • www.chemmade.com
  • 2010-11-23 13:47:23
  • 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北京)
  •     11月22日,由包钢稀土再度领衔的稀土行情除了受“包钢稀土通过收购获得1.15万吨中重稀土分离能力”的消息鼓舞外,更离不开上周“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刘连答记者问”与“商务部就稀土出口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强烈刺激。
       
        在舆论对两则消息的百般猜测后,几经徘徊,市场最终坚定地看多了稀土板块。

        但即便如此,不能遗忘的是,这轮并不壮观的行情起点仍处在“爱尔兰债务危机及美联储启动QE2”的大环境下,受此波及,美元指数自11月5日至今的强势反弹持续向市场释放出“短期内热钱流向或发生转变,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或将加剧”的危险信号。

        国土部:

        排查盗采稀土维稳市场秩序

        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这一行动曾被一度误读为“中国将继续减少稀土开采量,进而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

        就此,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刘连和在答记者问时一再重申,“专项整治行动是要遏制稀土的盗采盗挖现象,稀土的开采总量并没有减少。”刘连和表示,“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经济开始回暖,伴随稀土价格攀升,稀土的盗采盗挖现象也开始回升。为遏制这一态势,国土资源部采取紧急的专项行动,进行拉网式排查。”

        随后,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采矿处处长金愉中也介绍,“这两年,总量开采指标一点也没有下降,而且有些地区根据一些特殊需要还增加了一些。取缔打击的只是无证开采、非法开采,打击的是不规范行为。这么做是为了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为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政府层面着手排查盗采盗挖,这是对稀土市场秩序的一种例行维护。行动必将进一步排除非正规渠道稀土对市场价格的扰乱,这将尤其增强稀土产业上游的盈利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由此,11月22日,板块领涨第一梯队聚集于包钢稀土、五矿发展、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稀土上游资源类个股,显示出本轮行情的受益主线符合上述逻辑。

        商务部:

        中国稀土出口不会大幅下降

        除国土资源部展开的“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增强了稀土产业上游的盈利能力外,11月初,商务部副部长陈健针公开表示“2011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不会大幅下降”。以此判断,中国稀土还将占据全球产量的绝大多数,也就向市场释放出稀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信号。但不可否认,影响稀土价格的外部因素还包括美元指数及大宗商品价格。2010年,我国为达到节能环保目标,在稀土开采环节下达的开采量规模比2009年减少了25%;在生产冶炼环节,下达的计划量同比减少23%。

        11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介绍,根据海关数据,1-9月份我国出口的稀土总量为3.22万吨,平均单价为每吨1.48万美元。其中对日本的出口量是1.6万吨,占49.8%,同比增长167%;对美国的出口量是6200吨,占比19%,同比增长5.5%。
       
        此外,目前中国稀土总储量占全球的30%左右,但是提供了全球80%-90%的生产和贸易总量。姚坚认为,“建立全球经济秩序需要全球合作,希望有稀土资源的其他国家能进一步开发稀土资源,为全球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品提供稀土。”    

        兴业证券分析师罗人渊认为“美元指数及大宗商品价格的确会对稀土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宏观形势的改变还受制于“稀土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差距较大、稀土并不具有国际期货价格,特别是美元的上涨趋势形成难以判断,以及影响市场流动性收紧的变化主要自来于我国,我国不易出现如2007年一般的连续加息情况等因素”,这可以理解为市场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改变,稀土价格波动受美元指数及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有限,更多依存于稀土市场供需变化。

        罗人渊还表示,“前期可以判断为获利了结的下跌已经结束,伴随年底经济活动降温会抑制行情启动,待市场逐步恢复活跃后,稀土板块将有望重新成为热点。”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