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供需缺口逐步扩大 铜价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
供需缺口逐步扩大 铜价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
  • www.chemmade.com
  • 2021-02-21 09:25:52
  • 中国证券报
  • 现货期货价格均创新高


    数据显示,2月19日,电解铜均价报63240元/吨,比前一日上涨555元/吨,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而2月18日的报价比前一日上涨2480元/吨。


    Wind数据显示,2月19日盘中,LME铜升至8711美元/吨,创2012年4月以来新高。


    “铜价在春节后大幅上涨的核心逻辑是全球流动性宽松,金属价格出现普涨,且海外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上海有色网大数据研究总监叶建华告诉记者。


    报告称,今年春节假期放假时间较短的行业集中在漆包线、铜管、铜板带和铜棒等领域。节前一周,市场没有出现往年的累库势头。而据百川盈孚调研,以当前库存来看,社会显性库存处于绝对低位。


    需求方面,数据显示,1月铜下游行业PMI综合指数为48.87,同比上涨1.8%。在海外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下,家电行业出口势头良好,订单持续增加。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官网披露,2020年12月,中国铜需求量指数处于“偏热”区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环比增长6%;微型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当期产量分别环比增长13%和5%。


    供给方面,海通证券称,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国内需求有望在2021年释放,预计全年国内精炼铜产量为935万吨,需求量为1245万吨,进口量为350万吨,整体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安信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齐丁预计,2021年-2023年,铜矿供应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5%,精炼铜供应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7%,皆低于需求侧4.2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对应的全球精铜市场分别短缺30.4万吨、79万吨和118万吨,短缺需求占比分别为1.2%、3.0%、4.4%。


    相关公司获益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铜现货价格累计涨幅近20%。其中,2020年12月18日,铜价达到年内高点,为59065元/吨,相比2020年低点36640元/吨,涨幅逾60%。


    受益价格上涨,相关上市公司2020年业绩出现明显好转。云南铜业近期表示,铜价上涨对公司矿山业务有贡献,铜冶炼加工费下降会影响公司冶炼业务盈利水平,公司通过降本、提质等措施提升整体竞争力。


    紫金矿业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亿元-66.5亿元,同比增长50.56%-55.23%。公司表示,业绩预增主要是2020年主要矿产品产量较2019年增加。其中,铜产量同比增长23.29%。


    *ST鑫科预计2020年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0万元-6600万元。公司表示,2020年公司通过淘汰铜加工板块落后产能,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实现了稳定的增长。


    相关上市公司对铜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紫金矿业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当晚,还发布了《关于五年(2+3)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


    在这份纲要中,紫金矿业表示,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全球超宽松的量化政策,支撑与之相关的黄金和铜等基本金属价格高位运行。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粮食”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基本金属市场,市场空间仍然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以“去碳化”为导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业飞速发展。


    为此,公司提出10年发展目标并分“三步走”的计划。在第一步计划中,2021年-2022年,公司要实现主要矿产品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跨越增长,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显著提升。其中,陇南紫金、山西紫金和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澳大利亚诺顿金田、圭亚那奥罗拉金矿等黄金矿山通过技改扩能产量大幅增加;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上带矿、西藏驱龙铜矿等一批世界级铜(金)矿床建成投产;争取多个地下斑岩铜矿大规模高效低成本自然崩落法采矿项目开工建设等。


    西部矿业2月5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西部铜业拟以其持有的西部铜材2.22亿元债权认缴西部铜材注册资本,以1:1的比例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向西部铜材实施2.22亿元债转股增资。


    公告显示,西部铜材拥有年产5万吨电解铜产能,但长期亏损。为实现扭亏为盈,西部铜材采取了多种降本增效措施,包括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精细化管理等,全面加强内部管控,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并于2019年实现盈利。


    新需求将进一步抬升铜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2%。全球经济显著复苏将拉动铜的需求。


    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和汽车燃料,电能是所有能源中最好的中介载体,在输入、储存、输出的便利性和效率上优势明显,而电的输入、储存、输出均绕不开最成熟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导体材料铜。   


    海通证券认为,碳中和要求电力行业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型,有望拉动电网投资,而我国电力用铜需求占比高达48.5%,“碳中和”将带来新的精炼铜需求,有利于铜价中枢回升。


    齐丁预计,2021年-2023年,清洁能源领域新增铜需求占当年全球铜消费总量比例分别为6.65%、7.15%、7.80%。


    铜陵有色2月9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2020年,公司冶炼加工费TC/RC为59.5/美元/吨和5.95美分/磅,较2019年大约下降了2%。


    业内人士表示,加工费低可能会使得部分加工成本较高的小企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对冶炼产能产生一定的压制。同时,由于全球新发现铜矿逐年减少,全球新增投产铜矿数量下降,铜精矿供给处于较为短缺的局面。


    “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铜价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齐丁表示。


  • 文章关键词: 精铜铜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