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预期“十四五”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50吉瓦
预期“十四五”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50吉瓦
  • www.chemmade.com
  • 2020-12-11 09:14:08
  • 上海证券报
  •   新增装机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的中国光伏行业,未来5年还要继续爆发式增长。

      这是昨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义乌召开的“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传出的最新信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会上表示,根据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一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70吉瓦,乐观预计的规模将达到90吉瓦。

      此前,业内曾预期“十四五”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50吉瓦,年均50吉瓦以上。显然,上述最新的预估数字已大大超出预期。

      中国已基本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据王勃华介绍,过去5年光伏4个主要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全都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硅片增长最多,超过了2倍,电池片增长也接近两倍。

      在应用市场方面,到今年底预计国内累计装机将达240吉瓦。“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我们上一个5年末的5.6倍。预计今年新增装机40吉瓦,将增长32.9%。”

      而出口方面也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十三五”要超过800亿美元。这其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硅料的进口比例在快速下降;二是随着海外市场分散度的提高,企业在海外的抗冲击能力在加强,稳定度在提升。

      最后是技术方面,他表示,中国光伏技术的特点就是日新月异,每个环节都在变化,迭代速度非常快。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拥有全球最好的有利于光伏发展的政策环境。”王勃华如是解释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

      他表示,随着应用端政策一年年推出,补贴水平在逐年下降。发展到现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发电侧的平价上网。这其中,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

      “十四五”装机目标有望大幅提高

      展望行业未来,王勃华引用了IEA(国际能源署)的分析称,从2019年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要满足99%的全球电力需求增量。到2025年,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里占比将达60%,而整个可再生能源在新增装机里占比要达到95%。

      “这个95%乘以60%,是相当大的比例。”王勃华说,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全球发电量的最大主体。尽管今年全球发电市场有所收缩,但可再生能源占比仍在提高,预计将达27%,到2025年可能达到33%。

      他表示,协会对行业“十四五”的发展比较乐观。因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光伏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即使今年疫情严重,全球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热情不减。预计一般情况下,到2025年,全球年均新增装机会达到200多吉瓦。

      “至于中国,国家能源局在规划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但根据2030年和2060年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在不说推倒重来吧,至少要重新考虑。换句话说,就是要大踏步提高。”王勃华表示,按照协会专家的分析倒推,如果中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0%这个目标的话,国家给光伏的任务平均下来每年就要装机70吉瓦左右,整个“十四五”需要350吉瓦。在更乐观的情况下,需要每年新增装机90吉瓦。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也在会上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十四五”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

      一大批光伏项目、政策规划在路上

      另据任育之透露,目前能源局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布局、基地、示范工程、行动计划等,考虑在三北、西南布局多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动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平价基地,还要推动屋顶和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使分布式光伏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以超大市场规模支持国内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

      他同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光伏+储能”、光伏制氢、光伏直供等新产业新业态,并实施一批行动计划,促进光伏发电多点开花。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李勰在会上对光伏企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风险防控,提高发展的确定性;二是加强企业合作,不要相互拆台;三是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有企业家在行业遇到危机时挺身而出,带领自己的企业和更多企业积极应对,度过严冬,等到春暖花开。”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光伏、装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