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最新普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最新普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 www.chemmade.com
  • 2020-06-13 10:25:12
  • 北京日报
  • 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46%和34%,体现了近年来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有关情况。污染源普查是每十年开展一次的重大国情调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过去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的十年。这十年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据了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2019年开展,普查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公报显示,本次普查对象为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

     

    赵英民介绍,本次普查掌握了各类污染物产生、排放与处理情况,从全国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总氮304.14万吨,氨氮96.34万吨。从排放量来看,长江、珠江和淮河流域因流域面积大、涉及省份多,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从排放强度来看,海河、辽河和淮河流域单位水资源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氮氧化物1785.22万吨,颗粒物1684.05万吨,二氧化硫696.32万吨。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72%、46%和34%,体现了近年来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时,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地区。

     

    2017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8.68亿吨,综合利用量为20.62亿吨,处置量为9.43亿吨,本年贮存量为9.31亿吨。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五省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占全国42.43%,山东、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苏五省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占全国的39.82%。

     

    本次普查了解了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掌握了国家、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了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依据。

     

  • 文章关键词: 污染物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