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五大区域重化工呈“三临”格局 有望调整
五大区域重化工呈“三临”格局 有望调整
  • www.chemmade.com
  • 2010-09-16 10:00:19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专家验收会上表示,当前,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他建议,打破行政区划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避免重化工项目在临海、临江、临河(下称“三临”)遍地开花的问题。

        五大区域包括,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其涵盖15个省(区、市)的67个地级市和37个县(区),国土面积111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涉及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10多个重点行业。

        “开展地域范围如此之大、行业覆盖如此之广的区域性战略环评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据吴晓青介绍,这项战略环评历时3年。

        据环评组专家介绍,这项战略环评基本摸清了15个省的环境家底。专家透露,未来10年,这15个省的重化工产业将以数倍规模扩张,目前,化工项目数量已占到该区域所有项目的36%,全国七大化工基地,五大区域就占了四个。同时,新增产业能力将增加“三临”布局势态,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大。此外,重化工项目在五大区域起支配性作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流域环境容量严重超载,局部出现生态环境严重趋势;更加大了环境管理的难度。

        “当前,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由此引发的大量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吴晓青说,近期,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福建紫金矿业污水泄漏、吉林永吉化工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南京金陵石化丙烯输送管道爆炸等一系列事件所引发的重大环境问题,被媒体形象地称为城市发展中的“化工炸弹”,凸显了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与重化工产业布局的潜在矛盾。吴晓青说,这一系列事件“迫切要求我们从决策源头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吴晓青对五大区战略环评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五大区战略环评提出了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以及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规模控制的优化调控方案,明确了区域生态环境战略性保护的环保目标、生态底线和准入标准,规划了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指出了方向和途径,构建了从源头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的重要平台。

        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专家建议,应将五大区战略环评的结论提供给“十二五”规划制定者,以供其参与与采纳。

        吴晓青透露,战略环评部分成果已经在地方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环保准入中得到采纳。他提出,五大区域战略环评的成果应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区域产业规划环评中。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