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欧盟需中国太阳能产品扩大新能源比重
欧盟需中国太阳能产品扩大新能源比重
  • www.chemmade.com
  • 2024-03-07 13:49:44
  • 环球时报
  •   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陷入困境,一些机构和组织却归咎于中国,提出要对中国进口太阳能设备实施贸易限制。4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对路透社表示,欧盟应支持处境艰难的欧洲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但不能封锁此类产品的进口。德国媒体称,欧盟迫切需要中国的太阳能产品来扩大新能源比重,因此必须向进口敞开大门。

      路透社报道称,欧洲的绿色能源转型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大量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太阳能电池板使得欧盟国家的太阳能装机达到创纪录水平,2023年比2022年高出40%。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这些电池板和零部件大多来自中国。但另一方面,大量的进口正在压垮欧洲为数不多的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关闭产能的公告越来越多,欧盟内部不时有声音鼓动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

      4日,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在布鲁塞尔开会,探讨应对措施。不少欧盟高级官员认识到,限制进口只会“损人不利己”。“我们不能关闭边境,因为我们需要太阳能电池板,”西姆松说,“虽然必须支持自己的产业,但需要所有产品来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斯文·吉戈尔德也认为,欧盟不需要对进口中国太阳能板设置贸易壁垒,限制这些产品对陷入困境的欧洲本土太阳能制造商并没有帮助。他表示,德国将采取措施支持太阳能技术的本地化生产,比如引入“弹性机制”,对欧洲或德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设定政府资助的招标份额。

      此前,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曾致信欧盟委员会,对后者计划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口实施贸易限制表示担忧。哈贝克警告说,限制中国进口可能会扼杀欧洲绿色能源的快速扩张,并使90%的光伏市场变得更加昂贵,可能导致使用进口部件组装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欧盟公司破产。德国专注中国新闻的“中国平台”网站5日报道称,西姆松和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上周四给欧洲理事会主席的信件也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英国“亚洲金融新闻集团”网站报道称,随着面临极具挑战性的能源转型,西方将不得不在切断中国供应链和实现气候目标之间做出选择。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2月发表的报告称,多年来,美国和欧盟一直对其在关键清洁技术上对中国的依赖发出警告,但它们仍远未及时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而“中国清洁技术制造能力的提升”一直处于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如果没有中国供应,世界将不得不为其能源转型额外支付6万亿美元。德国《PV杂志》5日援引德国经济部的声明称,欧洲对中国进口依赖“巨大”:去年欧盟各地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6吉瓦,未来每年将增加80至90吉瓦。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欧盟想要替代中国的产品只有两条路径:一是自己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产供链,但这是不切实际的。早期这些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蓝天白云,将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现在转而又要发展能源产业,这既不符合欧盟工人的利益,也不符合欧盟国家的利益。即便能够成功,欧盟在成本上也很难与中国竞争;二是通过对中国征重税,支持印度、墨西哥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业。这条路径虽然长期来看有实现的可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但短期内同样不现实。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光伏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