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芽前除草剂,细胞分裂抑制剂。杂草通过中下胚轴和胚芽鞘吸收药剂,干扰蛋白质合成,对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有间接影响。一般通过土壤处理,防除水稻田稗草、鸭叶草、异型莎草、母草、牛毛毡、慈藻、萤蔺等杂草,对多年生杂草防效较差。用量为4.5~5.3g/100m
2 ,如水稻秧田或直播田,用30%乳油15~17mL/100m
2, 对水喷雾或拌毒土撒施。南方或亚热带地区药量用低限,北方地区需试验后再应用。###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丙草胺对稗草、鸭舌草、母草、慈藻等多种水田杂草有很好的防效。但对多年生的三棱草等效果较差。在水直播稻田和秧田,30%乳油的推荐用量为1050~1650毫升/公顷。南方热带或亚热带稻区及籼稻产区,根据田间杂草密度的大小,一般采用推荐剂量的低限。可在播种(催芽)后当天或播后4天进行处理。施药时土壤应保持水分饱和状态,地表有水膜 。药后24小时可灌浅水层,勿使表土干裂。3日后恢复正常田间管理。北方寒温带气温低,水稻长势慢。若播后很快用药,稻谷因没有扎根,对安全剂无吸收能力,易出现药害;若晒田后施药,虽对稻苗安全,但因稗草过大,其他杂草相继发生,可能使除草效果下降。因此,掌握施药适期是发挥药效的关键,应在稗草1.5叶期以前,稻苗已扎根(2叶期),即播种后10~15天施药,宜采用推荐剂量的上限。湿润育秧时,播种(浸种)后床面盖土1厘米,可立即打药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持床面四周有水。不仅除草效果好,而且秧苗素质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