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IMF预警中东石油危机 财富将消耗殆尽
IMF预警中东石油危机 财富将消耗殆尽
  • www.chemmade.com
  • 2020-02-10 10:13:54
  • 时代周报
  •   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进一步影响全球石油需求,从更长远来看,中东国家还有更大的麻烦。

      2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海湾地区维持当前的财政措施,且全球石油需求如预期般在2041年左右达到顶峰,那么海湾地区2万亿美元的政府金融财富到2034年就可能消耗殆尽。

      IMF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这些国家将不得不出台改革措施,更快地应对长期经济问题。

      “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41年左右达到峰值约1.15亿桶/日,此后随着能源效率提高、石油替代品增加,石油需求将逐渐下降,从而开始抵消收入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IMF称。

      这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倒逼中东国家进行更深层的改革。

      资源的诅咒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同时也是“资源诅咒”的典型代表。

      从短期来看,石油经济兴起为中东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和经济繁荣,过去那些一贫如洗的阿拉伯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步入梦幻天堂。

      从历史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暴跌和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油价剧烈波动都曾对中东地区产生深刻影响。例如,在2014年6月国际油价从每桶115美元的高位跌至2016年初不足30美元/桶的周期内,卡塔尔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油气出口同比骤降40.5%;科威特在2015~2016财年前8个月的政府收入同比下降45.2%,同期石油收入同比下降46.1%;沙特在2015年的石油收入下降了23%。

      仅2015年,整个中东财富便缩水了3600亿美元。

      随着能源革命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曾是工业血液的石油的重要性也在逐渐下滑。沙特阿美(SaudiArAMCo)援引石油行业咨询公司IHSMarkitLtd.的预测称,石油需求可能在2035年左右见顶;IMF表示,提高能源效率或全球各国政府征收碳税,石油需求峰值可能最早在2030年提前到来。

      另一方面,中东产油国通过出售石油获取的巨额财富建立起的“主权财富基金”,则是大量投资国际资本市场中的金融、房地产等赌博式产业。IMF指出,如果不进行果断的经济改革,中东富裕国家可能会在2034年耗尽主权财富基金资产、政府债券和国际储备等净金融财富。

      IMF表示,当前中东国家的改革来得太迟太少,财政状况较脆弱的国家进行持续改革的紧迫性更大。

      改革进行时

      从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发,经过约半小时的飞行,就会到达波斯湾岸边的朱拜勒工业城。

      这座始建于1975年的城市,是时任国王费萨尔选定的经济多元化试点项目,已形成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但如今,占据了城市总面积近1/4的海滨地带,已经遍布了休闲度假设施,这一变化正是沙特政府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的缩影。

      早在2016年,沙特就发布了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多元化的“2030愿景”。根据该愿景,沙特政府专门成立公共娱乐部,支持地方、非营利机构和私营部门组织文化活动,投入更多财政资金、土地,积极吸引本地和国际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史上最大IPO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目前总募资规模已经提高至294亿美元,沙特王储新亦筹集了38亿美元资金,用以支持其国内经济改革计划。

      另一主要产油国科威特也正朝着经济转型加速前进。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被评估的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科威特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同时,其营商环境排名也从去年的第97位提升至第83位。

      对于未来改革的方面,IMF建议采取三管齐下,以解决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在石油需求达到峰值时面临的财政困境,包括:增加非石油财政收入、缩减政府规模并重新评估其储蓄方法。

      IMF认为各国政府可能还需要缩减规模,包括改革该地区的大型公务员制度,并降低按国际标准衡量的高额公共工资。这些做法除了能加强公共财政外,还将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并促进私营部门的发展。各国还可以重新评估其储蓄方式,将重点更多地放在财务储蓄上。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石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