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千亿级碳排放交易市场呼之欲出
千亿级碳排放交易市场呼之欲出
  • www.chemmade.com
  • 2015-08-20 09:47:06
  • 中国化工报
  •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负责人日前在行政许可问题听证会上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研究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并将于近期提交国务院审议。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首批试点行业将包括石化、钢铁、电力等六大行业。这意味着我国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顶层设计即将完成,市场规模每年达上千亿元的碳市场呼之欲出。

     

    据北京环境交易所有关人士介绍,按照中美气候减排声明,我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从2011年开始,我国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7个试点碳交易平台的排放企业和单位共有1900多家(其中石化企业有146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截至今年6月26日,上述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二氧化碳约2509万吨,总金额约8.3亿元。石化行业和重点石化企业一直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炼化、焦化、氟化工等企业充当了主力。

     

    虽然我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已有多年,但还一直缺乏一套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法规,此前依照的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来管理运行。此次国家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将形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顶层制度设计,并具有法律约束的刚性。这有助于各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碳排放配额的分配、碳交易核查机构资质的认定等,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运行。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工作安排,下一步将在7个试点省市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熊小平表示,未来国家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石化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被选择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几率很大,而且石化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也已经发布。据了解,石化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目前积极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还偏少,不少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如合成氨、现代煤化工等还在观望之中,对很快就要到来的强制性碳减排、碳交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此,熊小平认为,石化企业应积极准备应对,今后一旦被纳入碳交易市场,要积极履约、参与市场交易。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过去几年企业碳排放的总体情况。其次,要积极参与交易,积累交易经验,学会管理风险。比如,年初的时候不确定分配到的配额是否够用,就要多买一些进行储备;如果有了新的投资项目,要考虑未来履约需要的碳交易数量,碳排放可能成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最后,要建立企业碳管理部门。

     

    另据了解,近期国内一些地方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动作频频,大有抢先机、占高地的意味。据北京环境交易所人士介绍,近期河北省承德市的6家水泥企业已全部纳入北京碳排放交易系统,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首次实现跨区域交易,朝着京津冀碳交易市场区域一体化迈出了一大步,也为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探索了经验。除了京津冀区域,上海、深圳等地也在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并且推出了多款碳金融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 文章关键词: 碳排放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