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醇”意盎然 乙二醇期货的“前世今生”
“醇”意盎然 乙二醇期货的“前世今生”
  • www.chemmade.com
  • 2018-12-19 09:29:50
  • 期货日报
  •   2018年12月10日,业内翘首以盼的乙二醇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乙二醇作为国内第二个液体化工期货品种,国内供应主体相对分散,下游需求与PTA高度重合,其对外依存度高达60%。因外盘供应容易受到装置、天气、物流等因素影响,加上贸易商参与众多,乙二醇价格波动性较大。为了帮助产业、投资者更好地熟悉了解乙二醇的品种特性以及当前乙二醇产业的运行格局,期货日报于12月3日至12月7日组织了“期宝”浙江地区的聚酯乙二醇产业链高端调研,通过走访上中下游企业和对产业链的进一步了解,乙二醇市场“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也被一一揭开。

      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业基地的宁波,集结了多家具有活力和潜力的纺织、化工、机械企业以及贸易企业。来到宁波,尤其是走访乙二醇市场,S哥这位行业“老司机”必定是要会一会的。在聚酯产业链已经摸爬滚打数十年的S哥,从美金、纸货、电子盘、掉期再到期货,市场各种“门道”样样精通。多年的经验带给他最直观的感受是,乙二醇拥有得天独厚的魅力,是化工市场关注的热点。

      A上市首周交投活跃

      2018年12月10日,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乙二醇期货品种在大商所挂牌上市,一亮相就颇具“明星范”。

      记者了解到,上市首周共有超过2.8万个客户参与乙二醇期货交易,一周成交量206.10万手(双边,下同)、成交额1155.94亿元、日均持仓量9.55万手,其中法人客户持仓占比44%。

      乙二醇期货上市首周运行平稳、交投活跃,体现了市场各方对乙二醇期货的关注和认可。实际上,在上市前一周的调研中,走访的企业已经对此达成一致:乙二醇受关注度很高,可以说是天然的“期货”产品。

      据了解,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远大)是一家从事大宗原材料贸易的全球型产业链服务商,自2001年开展乙二醇各类贸易活动以来,2018年远大的乙二醇销售量超过200万吨,经历和见证了我国乙二醇市场蓬勃的发展历程。

      “相较于其他化工品,乙二醇自身具备的‘量大’‘质标’‘洋气’‘多能’产品特点决定了其广阔的市场基础、活跃的市场交易和数量众多且多样化的市场参与者。”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秘。

      戴煜敏进一步解释说,2018年乙二醇表观需求量预计能达到1600万吨,且具备持续的增长性,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从产品标准来看,乙二醇是质量规格标准化的工业品,且属于非危险化学品、非易制毒品,没有特殊的经营资质要求,且有成熟的撮合服务商,参与者入场简单容易。

      记者了解到,目前乙二醇市场中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内外盘供应商,基差贸易、资金服务、贸易需求、投机需求的贸易商,聚酯工厂和防冻液、不饱和树脂等非纤用户的需求商。

      “乙二醇的贸易活动非常活跃,进口的乙二醇一部分对接聚酯工厂,一部分进入市场流通,贸易方式有多种。”广发期货分析师张晓珍表示,具体有美金船货交易、美金保税交易、人民币现货交易,此外还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场外交易:纸货(进入门槛比较低,保证金在5%左右)、掉期以及华西村电子盘等交易模式。正是由于乙二醇有着多种交易模式以及贸易活跃量大,其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此外,从市场格局来看,处于扩能周期的乙二醇并非是一个夕阳产业,2019年全球还将有400万吨的新增产能投放。基于乙二醇庞大的体量,较高的进口依存度,多样化的交易模式和多元化的参与者导致其关注度极高,市场人士口中的“香饽饽”也名副其实。

      B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2018—2020年,乙二醇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周期,供应宽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未来乙二醇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乙二醇生产企业主要有传统的油制乙烯法制乙二醇工艺,国内新兴的煤制草酸酯制乙二醇工艺,还有部分外购甲醇或乙烯单体制乙二醇装置;国际市场上主要是中东的天然气制乙二醇和美国的乙烷裂解制乙烯法制乙二醇工艺。

      “其中,边际产能是国内外购甲醇或者乙烯单体制乙二醇的装置,目前有这两种工艺的产能体量在138万吨左右,占全国乙二醇产能的比重在13%左右。”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广前介绍说。

      在他看来,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低成本煤制乙二醇以及民营炼化一体化的乙二醇生产装置投产,这些外购高成本原料的乙二醇装置将面临降负荷或者间歇性生产的尴尬局面。当这些工艺生产出来的乙二醇有利润时,对应企业锁定生产利润的套期保值需求也会增加。

      实际上,“煤油之争”现象早已在乙二醇市场中显现。“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是煤多油少,发展以煤炭为原料制取乙二醇的路线,对于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缓解乙烯供应量不足都具有深远意义。但随着未来更多的煤制乙二醇产能投产,煤制乙二醇装置呈现过剩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中低油价的背景下。”王广前称。

      “油制乙二醇作为传统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技术成熟,品种稳定,杂质较少,是下游聚酯消费企业比较青睐的乙二醇供应源,近年来新兴的煤制乙二醇工艺起初的生产工艺不是太成熟,装置运行和产品品质稳定性不足,产品杂质偏多,这对下游聚酯企业特别是生产精细化产品的长丝和瓶片企业而言,用煤制乙二醇会影响到长丝或者瓶片的产品质量。”前程石化聚酯部副总经理杨清山表示。

      在他的印象里,前两年,聚酯企业“谈煤制乙二醇色变”,对煤制乙二醇的接受度不高。随着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的成熟进步,煤制乙二醇的产品性能和装置稳定性得到大幅改进,且煤制乙二醇产品相对传统的油制乙二醇折价优势逐步显现。

      除了煤油之争外,国外乙烷裂解的生产工艺同样也是原料多元化的趋势之一。

      “起初发展起来乙烷裂解装置更多是走聚乙烯路线,但随着聚乙烯供应逐步过剩,当地企业也逐步将多余的乙烯用来生产乙二醇这一利润更高的化工品。”王广前表示,国内投产乙烷裂解主要面临的是乙烷原料可获得性低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因为乙烷运输需要液化,且需要美国有足够的装卸港口配套来满足远途海运的需求。这一不确定性使得化工巨头更愿意把乙烷就地转化为方便运输的聚乙烯或者乙二醇等化工产成品。

      由于乙烷裂解工艺的原料和生产成本很低,加上远洋运输费用后运到国内的完全成本明显低于国内的任何乙二醇生产工艺的成本,一旦市场供应过剩,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北美乙烷裂解制乙二醇将对国内乙二醇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国内的煤制乙二醇装置大量投产,传统的民营炼化油制乙二醇装置迎来了新一轮扩张期,美国乙烷裂解制乙二醇装置也开始兴起,乙二醇供应朝着原料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后期随着乙二醇市场竞争的加剧,乙二醇生产企业的风险和套保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C风险管理摆在第一位

      事实上,乙二醇市场竞争加剧不仅仅体现在上游供应端,下游需求端的博弈同样也进入白热化。

      在市场人士眼中,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9月,聚酯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景气”周期,整个产业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年初,相较于一直红火的长丝和短纤,聚酯瓶片却犹如“扶不起的阿斗”,一季度维持振荡走势。

      “然而,清明长假后,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下游饮料厂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国外几套装置集中检修,瓶片出口订单明显好转,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自此,聚酯瓶片进入了疯狂的上涨通道,一个月大涨2000元/吨,单吨利润超过2500元。”汪贞祥介绍说。

      据浙江某甁片企业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国内聚酯瓶片缺货严重,国内下游几家饮料厂出现大单询盘招标,加之多数瓶片工厂几乎无现货,发货极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瓶片工厂开始超卖远期的合同,多数厂家基本已超卖至5月底,个别工厂超卖至6—7月。由于市场缺货严重,部分瓶片厂家甚至封盘不报价。

      “瓶片行业和长丝行业的不同点体现在,我们是先接订单后以销定产的模式,刚好和长丝相反,我们对锁价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也是极为渴求的。”上述负责人坦言,像市场中超卖的现象,瓶片工厂必须要去锁原材料PTA和乙二醇。

      通常情况下,聚酯工厂采购乙二醇的模式主要有合约货和现货市场采购,很多工厂会同时采用这两类方式,在满足原料供应的同时实现采购成本的管理优化。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研记者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聚酯工厂合约货比例呈现出逐步上升态势,目前整体比例在八成。

      “目前每个月的乙二醇用量在35000吨,供应商以国内外大型生产商为主。”上述负责人介绍,从做合约的情况来看,以前最早进口美金的比例很高,现在在逐步下降,因为人民币合约对企业来讲资金利用率会比较高。

      在他看来,以前开一个信用证可能需要1个月,企业的资金成本比较高,工厂备货库存增高,资金效率降低。但随着近几年国产化率越来越高,库存可以降到十几天,减少一半资金占用,对企业运营起到很大作用。“合约数量越多,供应商对我们的折扣也会越多。”

      实际上,合约货比例提升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工厂潜在的经营风险。据了解,聚酯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常面临着加工利润和库存价值大幅波动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经过近几年聚酯企业对期货功能理解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另一原料PTA期货对企业的辅助效果显著,乙二醇因其价格波动剧烈、经常性大幅偏离合理的价值区域,使得聚酯企业明显感受到MEG上期货的重要意义。

      D多种交易模式丰富了市场

      实际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贸易市场。作为连接上下游的渠道和蓄水池,中游贸易企业在整个乙二醇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贸易商起到中间蓄水池的作用,相当是搬运工的角色。”宁波恒逸实业有限公司烯烃业务经理盛燕飞告诉记者,相对供应商而言,贸易商提供的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个性化定制,相对灵活。

      当前我国乙二醇贸易商的交易模式多种多样,丰富活跃了整个市场。据了解,乙二醇的进口业务主要是通过远期信用证的美元支付和散水海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供应地包括中东地区(SABIC等)、北美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国际贸易中的汇率波动风险和海运运输周期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一般的进口商只能通过提前锁定汇率的方式避险。而海运运输周期不稳定的状况,只能通过额外备货的方式来确保供应安全。”戴煜敏称。

      对此,杨清山也向记者证实,进口贸易商往往会遇到汇率风险、船期波动风险、运输风险和原产地国际局势风险等。“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通过锁汇规避汇率风险,通过排货及常备库存规避船期波动风险,通过保险规避运输风险。”他称,如果是海上发生意外或是货物混罐装,这些远洋货都会买保险。

      “一般国外出口的时候,装运港会有一个质检报告,到国内港口后还会有船检和岸罐质检报告。上了保险后,若出现问题,一个是短量,一个是紫外透光率和纯度,只要损耗超过千分之三,我们都可以找到保险公司索赔的。”杨清山称。

      由于MEG进口依存度高,但现货交易门槛不高,参与群体较为广泛。从贸易目的上区分,有融资商、流量商、分销商和投机商等。

      据了解,庞大的需求使得乙二醇的变现能力非常强,只要略有价格优势,随时都能变现,一般进口两个月内就能卖掉。另外,90天的信用证也使乙二醇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除了用于结算,信用证也可以进行融资,从而减少了进口商的资金占用,提高了经营效率。

      “对于融资商来讲,利用乙二醇进口业务使用远期信用证(一般是90天)支付方式的优势,通过进口延后支付和内贸销售即时回款的模式,获得人民币货款的使用期。转口融资,通过进口延后支付和转口销售即时回款。”戴煜敏表示,这些融资商构建了境外和境内的流通渠道。而流量商是通过内贸即时进出,实现销售额。分销商是集中采购后通过小单销售给非聚酯类的终端需求企业。

      “乙二醇市场不断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成为市场的永恒追求。”戴煜敏告诉记者,乙二醇主流的交易模式也是类似的状况。从最早现货到现货里面的美金,杠杆的作用出来,包括后面卖空以及纸货、电子盘,这些都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目的,当然还有安全性的考虑。

      记者了解到,美金兴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说我是有保证金的(10%—20%),相当于有了杠杆;另一方面,由于远期的关系,实际上有点类期货的概念,这也是乙二醇最早出现卖空的雏形。

      纸货交易由于是保证金交易(0—5%保证金)和远期交易(无需仓储,可以卖空),具备极低的交易成本特点,自2012年开始兴起,逐步成为乙二醇市场的主流交易模式。

      “纸货贸易的出现,增加了交易参与者,扩大了交易规模(不再受资金规模的限制);卖空的出现,增加了交易的方向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戴煜敏坦言。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乙二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