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期现助力我国塑料行业发展
期现助力我国塑料行业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18-12-24 09:57:02
  • 国际金融报

  • 2007年起,大商所先后上市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 (PP),为发展变化中的我国塑料市场提供了风险的“避风港”和价格的“指南针”。从初识期货工具到熟练套保操作,从参考期货报价到基差贸易、场外期权创新模式,期现结合成为过去十余年塑料现期货市场的一大发展趋势。

      据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PP为代表的塑料产品价格骤跌,一些贸易商开始认识到利用衍生品对冲价格风险的重要性。“那时塑化企业初识期货避险作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初见成效。”浙江明日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邵世萍说。

      2010年之后,大量煤化工企业投产,塑料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此时期货避险和定价为主流。“此时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开始多元化,除贸易商外,更多的大型下游企业和投资机构逐步参与衍生品市场,市场的专业化竞争加剧,流动性也进一步提升。”邵世萍指出,在这个阶段衍生品避险逐渐成为行业趋势,期货市场套保避险功能越发突出。

      2016年以来,受到行业去产能、产能投放增速减缓叠加下游需求回升等影响,大宗商品行情及未来预期不断走高,塑料产品价格开始震荡上行。“在大量无效产能退出的情况下,2017年PVC行业开工率回升至少3个百分点,行业盈利水平好转。” 宜宾天原集团副总裁李剑伟表示。

      经历了价格大起大落,企业更加坚定了利用衍生品市场管理价格的决心。2018年前10月,上述三大塑料期货法人客户持仓占比分别为55%、50%和55%,均实现同比增长,产业客户参与程度不断提升。

      期货不仅改变了塑料企业避险方式,行业定价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期货品种的上市和期现商的涌入,现货销售定价模式不再局限于上游企业挂牌销售、竞拍、月结等传统模式,以期货为基准的基差贸易被市场接受。据了解,目前塑料企业在现货贸易中采用基差贸易的比例超过70%,金融定价逐渐成为趋势,推动经营模式“更新换代”。

      “对贸易商来说,在价格下跌、产品去化困难时,通过基差贸易可缓解现货销售困难的情况,巩固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对下游客户来说,通过基差贸易、场外期权可以提前锁定订单利润,以较低价格购进原料。”邵世萍指出。

      李剑伟表示,客户的长期稳定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基差贸易、场外期权既解决双方在价格博弈方面的争议,又能帮助双方利用不同的策略化解价格风险。

      从长远来看,塑料产业集中度会逐步增大,企业规模的纵深度、延伸度也会越来越高,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人士表示,随着期货市场功能的不断发挥和制度规则的持续完善,塑料期货能够深度服务产业客户,具备引领促进产业发展的功能,在产融结合趋势下大有可为。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聚乙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