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剧变
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剧变
  • www.chemmade.com
  • 2022-06-09 09:31:08
  • 上海证券报
  •   5月31日晚间,南非索韦托镇的汽车司机梅威拉瑟·穆基在加油站排队等候加油,“给孩子们买食物太难了,最终我们可能不得不卖掉汽车才能摆脱日益高昂的汽油成本。”他忍不住抱怨。

      当日午夜,南非的新一轮汽油涨价生效。涨价后,该国汽油价格超过了每升24兰特(约合1.5美元)。好在该国政府当天宣布,将把过去两个月的燃油税减免政策延长至7月,这让梅威拉瑟·穆基稍感安慰。

      类似的故事最近在全球很多地方上演。南非的邻国津巴布韦,目前汽油价格约为每升1.7美元,大大高于三个月前的1.44美元。该国政府被迫宣布从6月1日起在汽油中加入20%的乙醇,以降低燃油成本。在乌干达,每升汽油价格同样涨到了1.5美元,较2021年初的1美元左右大幅上升。

      在印度,过去两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令该国电力需求量创下历史新高,并引发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电力危机——大面积停电导致多达三分之二的印度家庭受影响。

      “现在我们同时面临石油危机、天然气危机和电力危机。”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警告,“这次能源危机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石油危机严重得多,而且很可能会持续更久。”

      对很多人来说,最揪心的问题是,目前是已接近危机的顶峰还是仅仅处在危机的开始?

      疫情、地缘冲突触发能源危机

      当地时间5月31日,法提赫·比罗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油、气、电三重危机。在他看来,当前的能源危机将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那两次危机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他指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当时,因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了削减产量、石油禁运等措施,导致油价分别暴涨了两倍和近三倍,并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而此次能源危机更多缘于疫情及俄乌冲突。

      上周,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一份2022年《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能源进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减缓了普遍获得电力及清洁烹饪燃料和技术的进展,而俄乌冲突的后果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挫折。

      报告显示,全球目前仍有7.33亿人用不上电,24亿人仍在使用有害健康和环境的燃料做饭。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到2030年将有6.7亿人用不上电,比去年的预计多1000万人。世界最脆弱的国家尤其受到影响。亚洲和非洲近9000万以前获得电力供应的人再也无力支付他们的基本能源需求。

      “尽管可再生能源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快速恢复能力,疫情造成的冲击仍阻碍了最近在普及电力和清洁烹饪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减缓了能源效率的重大改进。如今,俄乌冲突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推高了价格,对发展中经济体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影响。这些经济体中有许多已经因疫情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要克服这些困难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将有赖国际社会提供大量创新的财政解决方案。”比罗尔说。

      更严峻的是,传统的能源需求高峰季节——夏季即将到来。

      最近几天,美国越来越多州的电网运营商开始警告电力短缺,担心电网无法应对即将进入夏季的供需失衡。加州上周警告,为避免停电,须要生产比目前更多的电力。负责运营美国15个州电网的非营利组织MISO同样发布了夏季停电警告。

      上月中旬,美国德克萨斯州气温飙升,随后六座电厂突然断网。这一事件导致该州2900兆瓦的电力损失,或许是今夏电力危机的一次预演。

      “目前,欧美电力系统更多依赖天然气发电,随着油气供应紧张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电力供应也会紧张。夏季是北半球用电高峰,随着夏季来临,没有足量油气供应,出现电力供应缺口的可能性在加大,恐慌情绪会进一步加重。从这个角度看,全球的确可能同时面临油、气和电力供应三重危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李继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民德研究院院长、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告诉记者,对油、气、电三者必须分别考量和分析,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一。夏季的来临会给油和电带来供应压力。对俄石油制裁可能对欧洲用油是个危机,但对美国则算不上,只是推高油价。

      至于气的问题更复杂。“去年,欧洲油气价格就出现分离,同档热量的气比油贵了两倍。气的问题现在是紧平衡,没有多少可替代,欧洲都是管道气为主,LNG(液化天然气)的基础设施要投资,有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因此,明年以后可能天然气危机会出现。”陈卫东认为,今年冬天和明年,欧洲可能会出现更严峻的危机。

      “当然,目前的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性质不同。”在陈卫东看来,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之一是减碳目标引发炼厂投资减少,反映的是化石能源投资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冲突的问题;和20世纪70年代最大的不同则是当前仍有第三方供给可增加产能。

      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剧变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尤其引发欧美石油、天然气和电价的大幅震荡。”李继峰表示,俄罗斯是欧洲能源供应的主渠道,也是全球油气的主要供应国之一。随着欧美一轮接一轮对俄制裁,俄油气被国际市场排除在外的担忧在加剧。

      他表示,近年来,全球碳中和潮流已引导资本逐渐远离油气上游投资,使未来几年的全球油气供需平衡变得脆弱。此次地缘冲突一方面严重冲击全球油气供应格局,另外也使俄与欧美国家关系进一步撕裂。与上世纪主要经济体共同应对两次石油危机相比,缺乏国际合作可能使度过此次危机的过程更复杂、艰难,所需的时间也更长。

      在他看来,目前可能还不是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须要密切关注北半球国家为迎峰度夏所做的准备工作。

      “俄乌冲突以来,美欧不断加大对俄罗斯制裁。目前,美欧已就对俄石油全面禁运达成一致,随着欧盟渐进停止自俄进口石油,到年底俄石油出口量降幅可能达到200万-300万桶/日,加剧全球石油供应紧张局面,支撑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中石油经研院副院长姜学峰说。

      他认为,本月初“欧佩克+”部长级会议虽提出增产计划,但只是将9月的增产计划提前分摊到7月和8月,实际增产能力很有限。特别是,欧盟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立场十分明确,后续对俄全面油气禁运、航运保险制裁等更严厉措施都可能落地,不仅给国际能源市场带来巨大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也将造成供需错配,放大市场异常波动,使全球能源危机风险持续加剧。

      在他看来,此次危机会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巨大影响,首先体现在油气贸易流向的变化。“现在西方国家都要限制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商,俄罗斯未来油气出口流向必然要向东走。尽管欧洲在天然气来源方面短时间内还难以替代俄罗斯,但方向上会增加北美、中东的进口,导致这些地方的油气资源出现比较紧张的竞争状态。”

      “此外,中东、北美及中亚—俄罗斯三大能源供应中心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中东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美国、巴西、加拿大等西半球石油生产国将加大油气出口;中亚受俄罗斯牵连,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有所增加。”姜学峰说。

      他同时认为,这次危机也会推动新能源加速发展,如欧洲最近制定的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Repower EU计划”,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力度非常大。

      陈卫东认为,这次危机可能会重塑世界能源格局,涉及生活消费和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欧洲全方位制裁俄罗斯,会导致能源格局重构。但最终,能源转型的方向还是要走向可再生和减排。碳中和除了气候升温控制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独立。只有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完成由石油为中心的能源体系向以电力为中心能源体系的过渡,大部分区域才会真正实现能源独立。”陈卫东说。

      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

      面对此次能源危机,中国应该如何未雨绸缪?

      对此,姜学峰认为:一是要加大国内的勘探生产力度,促进油气增储上产,增强基本保障能力;二是完善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化储备体系,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从稍长时间看,俄乌冲突下全球的能源结构、能源格局,从供需到贸易都在发生大的变化,也须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来优化进口结构。”姜学峰认为,能源安全还是要靠多元化、多渠道、多种方式来实现。

      另外,他表示,须要未雨绸缪,做好极端情况下的石油需求压减、天然气“压非保民”等需求侧管理预案。

      “最后,我们也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姜学峰说。

      李继峰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今年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基础仍然稳固。国内煤炭产能及时释放,加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的持续较快发展,可有效稳住电力供应。油气增储上产稳定有序,加上中国自欧佩克国家进口油气的基本盘仍然稳定,全球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总体有限。但中国仍要应对国际油气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此外也要警惕欧美对我国进口俄油气的联合施压。

      “面对国际能源安全风险复杂多变的新态势,我们应立足国内多元供应,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外须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市场和外交手段稳固主要油气供应渠道。此外,国际油气价格宽幅震荡的局面还将持续,应提高油气采购机制的灵活性,抓住低价时机补充油气储备。”李继峰说。

      陈卫东表示,不必过于放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毕竟我们的能源自给率高达90%。尽管有70%的石油需要进口,但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里的比重也只有18%”。

      他同时认为,也不要高估欧盟对俄石油禁运给中国带来的机会,“首先是经济承压,能源消费减少导致对进口油的‘胃口’有限,这是由能源弹性系数决定的。其次,我们进口俄油的管道就一条,量已用足,没有更多基础设施去接纳。”在他看来,油价到130—140美元之间就是峰值。危机未来不会更恶化,仍在可控范围内。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储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