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相爱相杀”的煤与电 “和棋”才能共赢!
“相爱相杀”的煤与电 “和棋”才能共赢!
  • www.chemmade.com
  • 2018-05-20 09:23:29
  • 和讯名家
  • 当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时,煤电双方利益才能都得到保障,才有利于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


    2017年下半年以来,煤炭现货价格经历了持续走高到明显回落的过程,目前已接近合理区间。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果。


    这一轮煤价波动使得煤炭供需双方对煤价处在绿色区间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时,煤电双方利益才能都得到保障,才有利于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


    绿色区间,煤电两利


    煤电双方作为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此起彼伏的“零和博弈”状态,煤价高则电力行业苦,煤价低则煤炭行业苦。只有煤价处在合理的价格区间,煤电才能共同发展。


    而这个合理区间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即绿色区间。


    目前,煤炭价格绿色区间为500元-570元/吨。这是煤炭供需双方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主协商形成的合理价格区间。此价格水平兼顾了双方的利益,能够充分反映国内煤矿的生产成本和用户的承受能力,有利于煤电上下游行业和谐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和社会用能成本,提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


    对煤炭行业来说,绿色区间价格有利于保障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也为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有序提高南方去产能标准、有效控制劣质煤进口创造了良好条件。对电力行业来说,绿色区间价格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增加效益,有利于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进一步扩大,也有利于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


    2月份以来,煤炭市场价格虽逐步回落,期间一度回归至绿色区间。但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仍同比增长18.1%;在煤价回归同时,电力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也有大幅改善,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利润总额达481.8亿元,同比增长43%。这也充分证明,煤价处于绿色区间煤电两利。


    使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的时机已成熟


    当前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法制化的调控手段日益健全,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和过快下跌都没有市场基础。


    从实践看,过去反复出现的煤电顶牛使煤电双方都认识到,煤价保持相对稳定并处于合理区间能够使彼此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有效化解因市场波动带来的运营风险和矛盾,符合煤炭及下游相关行业的共同和长远利益。


    从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看,通过两年多去产能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运行状况明显好转,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这些为煤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制度保障看,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建立和完善了防范煤价异常波动、中长期合同、最高最低库存、调峰和储备产能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和有效措施,可以迅速针对供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煤炭供需和价格基本平稳。


    多重利好下,煤价持续上涨趋势难以为继


    进入4月份以来,火电发电大幅增长,电煤消耗还会持续增加。


    据了解,4月份电煤消耗同比增加10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超过10%。特别随着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临近,电煤消耗还将持续增加。一些电力企业、下游用户又开始担心煤价大幅上涨,但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在良好的国内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护航下,煤价依然能够最终稳定在绿色区间。


    一是优质产能供给不断增加。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严格实施增减挂钩减量置换的前提下,积极加快优质产能项目核准、核增,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今年还将有序大幅释放有效产能,一些重点产煤地区在新增产能数量、投产时间、责任落实等方面已研究了具体可操作方案。


    二是煤炭产量稳步提升。


    据统计,2017年原煤产量35.2亿吨,比2016年增加1.1亿吨,增幅达3.3%。


    三是铁路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来,铁路部门在加快铁路建设释放既有线路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煤运新通道和集疏运线路建设以及既有煤运通道改造,铁路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据了解,蒙华铁路将于2019年全线通车,届时将新增运量2亿吨,有效解决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煤炭调入问题。


    四是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率不断提。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高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的政策措施,对履约兑现较好的企业将给予一定鼓励支持政策,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实施必要惩戒,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率明显提高。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加强合同履约监管,进行信用数据采集,督促煤电双方进一步提高中长期合同履约率。


    五是清洁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大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逐年降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据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清洁能源成为增量主体,非化石能源占比15%,届时煤炭消费比重还会进一步降低。


    多因素下,煤价难以持续跌出绿色区间


    近期,煤价在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曾连续下跌200元/吨,一些煤炭企业担心煤价再次跌出绿色区间,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也不必过于担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煤价保持稳定、并处于绿色区间是有充分保障的。


    一是去产能仍将继续。


    两年多以来,我国已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5.4亿吨,成效显著。但从总量看,煤炭产能仍然过剩,“十三五”后3年依然有2.6亿吨左右的煤炭产能需要关闭退出,其中,今年要关闭退出1.5亿吨左右。


    二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


    为提高煤炭稳定供应和应急保障水平,去年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组织有关煤炭调入地区和电力、运输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部署相关工作,交流推广地方建立煤炭储备基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同时还将组织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各地执行煤炭最高最低库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电力等重点用煤行业和保障煤炭供应难度大的地区多存煤、多储煤。


    三是调峰能力不断增加。


    在推进煤炭去产能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了煤炭减量化生产制度。据了解,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储备产能制度,一旦煤炭价格下跌过快,将适时启动调峰产能措施,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四是国家严格控制劣质煤进口与使用。


    随着我国环保标准日益提高,进口不达标的煤炭在环保等方面会造成不利影响,按照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规定,有关部门严格控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近年来,煤炭进口量较前几年最高点下降5000万吨以上。


    五是国家大力推进煤电联营。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促进煤炭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上下游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正在研究进一步鼓励支持煤电联营的政策措施,支持将煤电联营项目优先纳入能源发展规划,支持煤电联营煤矿优先释放优质产能和核增生产能力,以更好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


    保供稳价,需要多方协同努力


    保持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非一人之力,非一时之功。这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形成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行业运行机制。


    对政府部门来说,重点是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减量置换前提下加快优质产能释放,持续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努力促进煤炭供需动态平衡。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克服市场信号失真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避免出现煤价异常波动。对于减量化生产和产能调峰也应继续推进完善相关制度。


    对煤炭企业来说,除了继续坚持去无效低效产能外,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科学组织生产,努力增加优质产能释放,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促进价格基本平稳。特别是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煤炭企业要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对电力企业来说,重点是加强与煤矿、运输企业沟通,积极落实所需资源和运力,扎实做好电煤储备工作,努力将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时,要合理安排采购时间,避免集中采购,造成不必要的市场波动。


    对运输企业来说,应统筹把握好货运与客运、煤炭与其他物资的关系,主动加强与煤电企业双方沟通,优化运输调度,加大对煤炭运输支持力度,提前做好电煤请车装车工作,特别是优先保障民生用煤运输需求。


    对于指数企业而言,关键是进一步规范编制发布煤炭价格指数,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准确,编制方法科学合理,避免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形成误导,扰乱市场秩序。


    对于煤炭、电力行业协会而言,要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行业自律,鼓励引导煤炭供需企业合理经营、公平竞争。


    相信只要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煤价最终会稳定保持在绿色区间,不仅煤电两利,同时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方多赢的局面。

  • 文章关键词: 煤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