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POM暴涨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POM暴涨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 www.chemmade.com
  • 2017-06-30 14:20:29
  • 金联创
  • 想必大家都对6月月末国内进口POM的暴涨心存疑虑,回顾临近月末一周行情,自26日商务部初步裁定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并决定自6月30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韩、泰、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时,应依据裁定所确定的各公司倾销幅度(为6.1%-34.9%)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随后27日国内各地纷纷开启炒涨模式,华东进口料市场日涨800-1700元/吨不等,华南进口料市场整体上行100-700元/吨不等(无税)。


    那么,此番暴涨的幕后推手到底是谁?我们需要明确,此波上涨并非由国内任何企业、任何代理商的炒涨推动,我们统一的判定是——“反倾销”。以下内容阐明观点:


    国产企业与倾销生产商实力悬殊 缺乏竞争力


    倾销进口产品的生产商基本为全球领先的共聚聚甲醛制造者,其所在企业集团已有数十年的共聚聚甲醛生产和销售经验,拥有品牌和技术优势,在中国国内市场较早就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在中国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与这些国外生产商相比,反倾销案的申请企业及支持企业是行业新进入者,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可替代性开放的市场 恶性的拼低竞价 国内企业体力透支


    国内共聚聚甲醛消费市场是一个竞争开放的市场,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与倾销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相互竞争,下游客户采购产品时,产品价格是重要参考因素。国内生产的共聚聚甲醛与倾销进口产品在物化特性、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产品用途、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方面基本相同,属于同类产品,二者具有相似性和替代性。在被调查产品明显地价格压低和抑制下,国内产业无法将其价格提升至可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水平,虽然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始终高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但倾销进口产品在中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与倾销进口产品无实质性差别的情况下,国内产业为了销售同类产品并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往往被迫通过调整价格的方式与倾销进口产品相竞争。


    在反倾销损害调查期内,国产企业采用了持续降低销售价格的策略,并最终实现倾销进口产品进口数量和相对进口数量的大幅增长。(损害调查期内倾销进口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均价、进口量及份额变化见表一、对比见表二)

    倾销进口产品

    项目/年份

    2012

    2016年1-6月

    涨跌幅

    均价·元/吨

    10169

    8035

    +20.99%

    进口量·吨

    45038

    54486

    +18.42%

    市场份额

    12.08%

    26.29%

    增幅超过一倍

    表一 倾销产品均价、进口量及份额对比数据来源:金联创(原金银岛资讯)

    倾销进口产品

    项目/年份

    2012

    2013

    同比

    2014

    同比

    2015

    同比

    2016年1-6月

    同比

    2012-2015年

    均价·元/吨

    10169

    8901

    -12.47%

    8639

    -2.95%

    8377

    -3.04%

    8035

    -5.59%

    累计降20.99%

    进口量·吨

    45038

    49787

    +10.54%

    80624

    +61.94%

    86366

    +7.12%

    54486

    +18.42%

    累计增91.76%

    市场份额

    12.08%

    12.16%

    +0.08个百分点

    19.62%

    +7.46个百分点

    20.42%

    +0.8个百分点

    26.29%

    +5.77个百分点

    累计增64.28% 

    国内同类产品

    均价·元/吨

    7628

    7636

    +0.10%

    7660.00%

    +0.78%

    7516

    -2.35%

    7353

    -2.26%

    累计降3.61%

    表二 倾销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均价、进口量及份额对比数据来源:金联创(原金银岛资讯)


    2012年至2014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与同期产品成本相比,相差幅度均超过50%。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销售面临着巨额亏损的压力;2013年和2014年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已无法继续跟随下降;2015年和2016年1-6月,随着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在倾销进口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和进口数量继续上升的共同影响下,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被迫开始持续下降,与同期产品成本相比,相差幅度仍然超过30%。


    以上数据充分证实:损害调查期内,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造成了大幅压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价格不仅被迫低于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而且远远低于同期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产品成本;倾销进口产品的绝对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倾销进口产品较中国国内消费的相对进口数量也大幅增加;倾销进口产品的倾销幅度6.1%-34.9%,不属于微量倾销,足以对国内市场价格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也证实,此波暴涨注定是“反倾销”的战果,也是国产企业维护本土品牌权益的战绩。目前市场趋势行情的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反倾销听证会召开在即、国内生产企业面临新一轮拉涨计划、正值淡季下游工厂开工不足等等复杂因素交织,市场商家在炒涨的同时心态也呈现诸多担忧,进口料方面受较突出的货紧利好及反倾销影响,整体将维持挺涨势态,国产料近月底表现相对“淡定”,多以静待厂家挂牌新价指引的观望心态为主,而7月伴随厂家调涨逐步落实,国内市场或将迎来一波窄幅追涨行情,涨幅或维持在100-200元/吨,关注7月反倾销听证会相关事宜及国产厂家最新动态。

  • 文章关键词: POM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