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绿色低碳循环成经济发展新方式
绿色低碳循环成经济发展新方式
  • www.chemmade.com
  • 2014-12-15 11:05:26
  • 每日经济新闻
  •     12月9日至11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由于此次会议是新常态思路下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因此备受关注。
        
        此次会议从九大方面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常态。会议指出,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据悉,把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上尚属首次。
        
        “我们对整个环境形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过去没有把环境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这次把它作为新常态的一个表现方面,说明这个问题很严峻。”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但是,可能还不够,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有些指标甚至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部分地区污染物排放超上限
        
        2014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今年9月,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存在企业非法排污现象。12月,广西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出现疑似铅锌矿重金属污染,造成部分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大、变形等情况,当地正动员村民搬迁。
        
        相对全国的环境违法案件,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环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共处罚环境违法案件超3万件,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232件。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14年查处的环境违法问题明显多于2013年。环境违法、污染犯罪等问题频发,引起社会对环境容量的担忧。
        
        针对水污染物的排放问题,2014年2月,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介绍2013年环保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水环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大概在2400万吨左右,氨氮的排放量大体在245万吨左右。这个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环境容量。有专家测算,这些总量必须要削减30%-50%,水环境才会有根本性改变。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实际上,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衍生出来的两种提法,环境容量应该是基于承载能力计算出来的,但实际上没有按照承载能力去计算,在一些地区提出的环境容量显著超过了承载能力。
        
        以北京为例,2014年4月,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北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大幅超出环境容量。
        
        骆建华介绍,如果超过了环境容量,应该是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上限。
        
        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直以来,困扰着一些地方政府如何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马军认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关概念此前已提及过,关键是接下来采取何种强有力措施并落实。目前看,在实际落实中碰到了一些困难,核心问题是激励机制还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集中高发,社会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困难重重。据了解,业界普遍认为,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是环境执法力度相对薄弱。
        
        据马军介绍,违法成本低、执法不严、诉讼困难、一些资源价格也没有真正体现价值,也使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动力。
        
        好在事情正在发生改变,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将按日连续计罚等制度纳入其中,不设处罚上限将对于环境违法行为起到较好的威慑作用。同时,今年11月,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出从十五个方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我觉得,未来环境保护的推进速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大。”骆建华建议,最重要的是要提出来环保目标,通过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并根据目标制定路线图。
  • 文章关键词: 低碳环保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