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双碳战略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地转型?
双碳战略下,中国经济如何更好地转型?
  • www.chemmade.com
  • 2021-10-23 09:35:28
  • 21世纪经济报道
  • 随着“30·60”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这一点已经是经济界的共识。

     

    10月21日,在“2021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第一届大湾区(黄埔)经济峰会”上,在以“双碳战略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为主题圆桌讨论环节,广发证券(21.010,0.21,1.01%)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国海证券(3.950,0.00,0.00%)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红塔证券(11.750,-0.02,-0.17%)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以及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等学者就“碳中和·碳达峰”对中国经济供需两端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按照经济规律来讲,碳排放量跟经济发展阶段有着非常严格的关系,碳达峰之后,除了去工业化之外,还有一种发展路径,我把它称为再工业化,生产更高级别的、排放量更少的东西”,赵伟指出,“再工业化”将带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变化。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则强调,在“双碳”背景下,制造业技改至关重要。“我们调研发现,目前江浙、广东的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通过技改摊薄成本、提高人均产出。可以看到,制造业的技改投资是今年支撑宏观经济总需求的一个亮点。”

     

    传统制造企业技改需求上升

     

    赵伟表示,主流经济体最近两年的碳减排政策都在明显收紧,且因为疫情的影响,传统能源供给下降,目前整个能源供需关系偏紧。“这中间出现了一个情况,即很多(传统)能源企业在传统能源方面的投资意愿正在下降,转而将资金投往新能源板块。”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企业在原有的生产环节当中通过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的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对这些重工业化或者所谓传统高耗能的行业来讲,它的成本肯定是上升的,形成的‘倒逼’压力会促使这些工厂的扩产动能下降,但设备升级改造的需求会上升。”赵伟称。

     

    投资转向、企业升级之外,能源转型带来的还有科创水平的整体提升。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认为,结合我国现有的供给结构科创水平以及低碳战略,(传统)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去解决遇到的转型问题。“这不仅对企业本身有一个很大的升级促进作用,也能够推动我国整个供给结构科技水平的提高。”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则表示,碳中和过程中蕴含着很多机遇。“我们看到的机会不仅仅是眼前的造风机、光伏面板、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等,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巨大的机会等待着大家去挖掘,同时也有很多落后的产能逐渐地被历史淘汰掉。”

     

    低碳转型促进全球商贸调整

     

    推进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全球商品贸易也在发生着新的调整。

     

    罗志恒举例表示,“以前如果我是一个出口商,我就关心我的生产成本、运费、关税之后的收益分析。全面低碳以后,我可能还要关注这个商品是否出得去、商品的含碳量的问题,包括消费品消费完之后的碳排放也是要考虑在内的。”

     

    其次,全球角色分工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曾经认为拉美、非、中东是资源国,中国是生产国,欧美是消费国,双碳之后有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美国、欧美曾经是消费国,但他们现在也搞制造业回流、工业振兴计划;我们之前说中国是生产大国,现在我们也在大力发展双循环;在双碳之下,我们对拉美、非洲和中东的资源依赖度也可能会下降。”

     

    罗志恒认为,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循环是不是有可能重构或者再平衡。“接下来还可能出现全球对碳排放、碳标准的主导权争夺,以及我们国内碳税和国际碳关税之间的赛跑。”

     

    对此,李奇霖也表示,“碳中和涉及到的是大国的能源定价权,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很宏大的使命。”

     

    低碳转型需循序渐进

     

    当前,我国能耗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火力占比在70%的水平,在此现实背景下,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并不少。

     

    对此,李奇霖强调新能源与储能发展必须“双轨并行”。“新能源必须装机跟上去,这是一个大前提,火电现在的占比有七成,最起码要发展至1:1的比例;其次,储能体系要完备,没有储能能力,就没有消纳能力。”

     

    他还补充,从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来看,特高压技术运用十分必要,“因为发电在西北端,用电在东部,像广东省用电大省,把西部的电往东南转移,就要用到特高压技术”。

     

    此外,能源转型的前端基础设施建设也亟待加强。 “以碳交易市场为例,对企业单位的碳排放核定、合理的碳排放额度制定等等,相关的规则和指标必须要明晰准确。”赵伟表示。

     

    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能源改革是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如果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去解决双碳,那就会导致我们整个短期供给的迅速收缩。”罗志恒提醒。

     

    赵伟对此则表示,“再往后看十年,这依然是一个转型逻辑主导的经济发展过程,而碳中和在其中要思考的命题是,如何通过更好的制度设计来服务于我们的转型逻辑。”

     

  • 文章关键词: 双碳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