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以市场交易机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以市场交易机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www.chemmade.com
  • 2021-07-10 09:47:21
  • 贝果财经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五大核心要素。《公告》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交易时段与A股相同。

     

    《公告》还明确,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对于交易主体的异常业务行为及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交易行为,交易机构可以采取电话提醒、要求报告情况、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约见谈话,以及公开提示、限制资金或者交易产品的划转和交易、限制相关账户使用等处理措施。

     

    由此可以基本勾勒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规则,就是交易规模有相应标准,实现集中化交易;交易模式以单向竞买为主,有利于保障配额转让方的权益;对于各类不规范行为实施同步监管,从而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合规有序发展。

     

    随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于近期开市,以及投资人士持续传出对交易市场的看好信息,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旺盛需求。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布,为碳交易改革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标志着我国通过市场调节,加速碳交易改革的又一重磅动作落地。

     

    所谓“碳排放交易”,就是把碳排放配额作为一种商品,建立相应的市场进行交易来买进卖出,以此来控制碳排放。通过市场化交易制度,能够激励部分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技术创新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将剩余的碳排放配额投放市场,由其他有需求的企业购买,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实现资源互补。在现阶段,碳排放交易可以避免节能减排对某些企业及产业造成过度波动,同时也有利于碳排放目标的渐进式推进。

     

    今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热词。

     

    其实,我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碳交易改革已有十年之久,也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抓试点、划路径,也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在碳交易方面的重要成果。从2011年底开始,我国启动了深圳、上海、北京、广东等8个地方碳排放交易试点,为中央政府推出全国碳交易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碳交易试点采用以排放强度为基础的设计,而不是绝对排放限额。以排放强度为基础的碳交易系统在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得到采用,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兼顾中国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的双重需求,也在试点过程中初步达成预期目标。

     

    而在第二阶段,设机构、强管理,成为我国碳交易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升级。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职责由发改委转到了生态环境部。这也让碳交易纳入到更对口的管理当中。

     

    此次立新规、统全局,是我国碳交易改革的全新发展方向。科技部之前表示,将抓紧研究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标准、新规定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未来,随着统一体系下的各级主管机构监管职能进一步明确,统一的标准化核算体系加速落地,也就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化、长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2021年发电行业可能将率先启动上线交易,“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逐步由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过渡,碳期货市场规模在600亿~4000亿元/年。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碳资产交易市场空间将达万亿元规模。随着碳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也将以更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效路径,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之间达成动态平衡,兼顾各方合理利益。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时承担着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攻坚任务,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面向本国及世界环保发展目标的主动担当。通过市场调节、政府监管的双管齐下,包括碳交易改革在内的各项环保举措持续推进,我国也必将在促进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上不断取得突破,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 文章关键词: 碳达峰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