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组团创新驱动成都生物医药“直道”超车
组团创新驱动成都生物医药“直道”超车
  • www.chemmade.com
  • 2020-05-31 09:50:40
  • 中国经营报
  • “到今年底,我们的京东方医院将正式开诊。”5月25日,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一座建筑工地上,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期项目京东方医院建设已经全部封顶,招聘的医生护士中有部分人援助了今年武汉的抗疫工作。


    天府国际生物城是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地。近日,成都市印发《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大类、20条措施,支持并加快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据测算,2020年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营收或将达到5000亿元,生物医药将成为强劲支撑。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卫生健康相关工作部分指出,要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


    未雨绸缪。成都市在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中已颇有成效,近年来打造了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多个产业组团,并在产业细分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从而实现“直道”超车。为推动产业发展,产业组团中打造人才公寓、学校、公园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越来越多的人才被吸引到了“天府之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把控产业发展窗口期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推进,成都与重庆已然在多个产业上加速融合与共振。


    “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过程中,重庆与成都可以相互补齐医学资源的短板,共同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与国家医学中心。根据成渝两地现有资源,建立川渝医疗卫生专家库,加强专家互派工作,共同谋划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等落地。”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同样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


    此外,中医药的发展也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急诊内科和老年病科主任张荣珍今年提交的建议中即包括了“提升中医院中药配制能力,提供多元化临方制剂,解决中医药发展瓶颈问题”。此外,还应当加大中药师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中青年中药学学术技术带头人。


    事实上,成都本身即拥有发展生物医药的多方优势。目前,成都市聚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业内专业水平顶尖的医疗机构。同时,市内医疗体系完善,各类医院数量较多,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临床试验基础。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与医疗条件的改善,成都依托其较强的生物医药技术与完善的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正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能够助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卫生、疾病预防、健康保健等方面实现突破与发展。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表示,目前国际上尤其依靠创新驱动来推动生物医药的发展,中国医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正在从过去的“跟跑”阶段,逐渐向“并跑”阶段、“领跑”阶段转型。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这个市场十分巨大。


    “成都本身生产的中药品种特别多,品质也有优势。这里还有很多三甲医院,临床资源非常好,反过来也会推动教育、科研进程。”在陈炜看来,成都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组团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是天府国际生物城建城第4年,该生物城由成都双流区和高新区合作共建。短短4年时间,这块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健康新经济四大产业主攻方向,构建了“四链条一社区一体系”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的项目已达到139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包括5个诺奖团队、4个国家级院士团队和51个高层次人才团队。


    其中,成都京东方医院投资60亿元,设置床位2000张,建筑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年底开诊。


    该医院将打造为一家集医学、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医院,开设心血管、神经、肿瘤、骨科、妇儿、生殖、消化、中医、健康管理等多个现代新型科室,从而扩充成都三甲医院阵营。


    不仅如此。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经成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示范区和成都市示范产业功能区。良好的产业环境中,一大批企业飞速成长。其中,成都先导已在日前登陆科创板,已拥有超过4000亿种化合物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成为DEL(即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技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


    此外,在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已经渐成规模。规划总面积35.57平方公里的成都医学城,已入驻医药健康企业420余家,聚集了科伦药研、博奥生物、药明康德(603259,股吧)GCP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42个、研发中心11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5个。


    在今年疫情出现后,成都医学城第一时间组织研发企业复工开展科研攻关,成都诺森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凯普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3家机构获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中博奥集团程京院士联合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单位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成为四川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检测产品,并驰援武汉核酸检测试剂1.2万人份。


    博奥集团负责人介绍,在各方努力下,这次核算检测试剂盒研发效率非常高。企业选择在成都落户,与这里适宜的城市环境有关,也与当地提供的产业政策分不开,博奥集团落户医学城后也见证了这里企业从少到多,发展壮大的过程。


    位于成都医学城A区的成都德通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各个企业之间能更方便地交流学习,给企业发展的帮助很大。尤其是附近多所院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补充,这是企业快速成长的一大基础。”


    建设宜居宜业产业组团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内,有一座开放区域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的永安湖森林公园,其中已建成一级绿道2700米,二级绿道620米,三级绿道4300米。


    成都市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的同时,配套设施的建设从来没有落下。


    为满足引进人才的居住需求,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建好拥有288套房间的人才公寓,阳台、独立卫生间一应俱全,目前低价位租给园区企业200余套,新的人才公寓正在加快建设。管理人员介绍,入园企业员工已经开始享受旁边的湖畔餐厅、7-11便利店、红旗超市、弥远咖啡等生活配套。


    不仅如此,万汇小学、诺博幼儿园等周边教育配套也已经同步完善,开始服务于这里工作人群的子女,真正让落地人才“后顾无忧”。


    剑南大道主供输水管顺利通水,昆仑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开始供气,公兴污水处理厂已接纳处理起步区过渡期污水……原本沉寂的产业片区越来越像一个成熟的小城市,身处其中的人也慢慢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生活温度。


    在陈炜看来,通过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以营造宜居宜业的产业环境,进而吸引人才入驻,更重要的是把人才留住;同时医疗消费配套可以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一环;再有公共实验室、智能化生产车间、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给企业发展以支撑,也就成为了生物医药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靠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生物产业相关高校,以及中科院生物所、有机化学所、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加之完善的产业、生活配套,成都的生物医药发展有了充分的人才和产业基础支撑,组团式发展也顺理成章。


    记者看到,华西肿瘤医院、绿叶血脂康、广安生物医药协作研发基地、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迈克生物、贝赛思国际学校等项目在机器的隆隆声中,正快速建设。在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公路的“直道”上,成都一路高歌猛进。

  • 文章关键词: 生物医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