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外资为何陆续退出中国的页岩气市场
外资为何陆续退出中国的页岩气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19-04-24 09:52:52
  • 金联创
  •   欧洲石油巨头BP于4月中旬计划退出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钻探项目的两份产品分成合同(PSC)。据悉,BP已在四川盆地合同区块内钻探了8-10口井,结果不如人意。BP作为外资在中国页岩气市场的最后一次试验者,它的退出将会影响国内外公司对中国页岩气行业的信心。

      自从2011年,中国页岩气区块对外招标开始,陆续有外资进入中国的页岩气市场,包括壳牌、道达尔、康菲、雪佛龙、埃克森美孚、BP、埃尼等。但是从2015年开始,这些外资又陆续的退出了中国的页岩气市场,BP是最后一家退出的外企。随着BP和其他石油巨头的消失,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会利用国产的低成本技术和服务来主导中国的页岩气产业。

      外资为什么陆续退出了中国的页岩气市场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与美国相比,中国页岩气在地质条件和工程条件上有诸多差异,我国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比美国更加复杂,除了海相还有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埋深大,平均在2000~4500米;资源地区地貌多山、沟壑,对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保存机理尚不明确,现有钻完井和压裂成本较高。有业内人士研究,中国页岩气开采成本是美国的三倍。还额外加上用水成本,使得中国的页岩气区块投资巨大。

      2015年,EIA统计的中国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开发成本为1100万美元/口,大约为美国同期的两倍。但是经过3年的努力,在实现了部分装备国产化,和大量技术突破之后,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成本大约降低了20%-30%,达到770-880万美元,虽然比美国的数据还是高出很多,但是已进步不少。有专业人士通过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分析,隆页1HF井3万立方米,单井投资极限2768万元;若单井7936万元,初期产量需提高到6.6万立方米以上;彭页HF-1井投资9710万元,单井初期产量需提高到8.0万立方米以上。

      2、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天然气资源处于供需宽松状态,天然气价格低位运行。油气公司考虑到经济效益,会减少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有专业人士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大小排序如下:天然气价格>补贴>投资支持>降税。得出结论天然气的销售价格是影响页岩气企业经济效益最大的因素。

      3、2012年-2015年,中国财政部按0.4元/立方米标准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2016年-2018年,补贴幅度标准降为0.3元/立方米,并规定2019年-2020年间补贴标准为0.2元/立方米。2021年之后是否继续补贴还没定论。有专家指出,目前天然气价格走低,迫切需要财政补贴政策支持。页岩气的生产周期大约需要30年至50年,没有优惠政策扶持仅靠企业投入难以持续。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外资退出中国的页岩气市场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我国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是世界第一,技术可采资源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7年产量91亿方,2018年产量超过100亿方,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排名世界第三。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未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中国页岩气开采取得技术性突破,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国天然气体制改革逐渐落实,实现由市场主导形成的价格机制;国际天然气价格走高;外资重新进入中国的页岩气市场不无可能。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页岩气天然气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